在人大解放军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人工智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等热词成为军队代表讨论的焦点。
人工智能离我们有多远?创新驱动的瓶颈在哪里?军民融合到底该怎么融?带着这些问题,央广军事“两会嘭嘭车”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军委科技委主任刘国治中将。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在模拟空战中击败了美军资深飞行员(资料图)
人工智能:人机混合是最高形式
今年两会,“人工智能”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刘国治代表是我国著名的应用物理学家,长期工作在军事科技领域,他说,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我们将进入智能化时代。
刘国治回顾了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他说“人类技术发展多以增强能力、减轻负担为主要目的,发展进程中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一次人类能力的飞跃,机械化延伸、增强的是人的体力,信息化延伸、增强的是人的感知力,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看,下一个阶段将是智能化,智能化增强的将是人类的智力,将是人脑主导的‘体力增强’‘感知力增强’和‘智力增强’。”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自1956年被首次提出以来,几经起落,近几年,有较大突破,很可能临近拐点,将对社会、产业和国防产生越来越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刘国治说,智能科技及应用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以后的发展可能会超乎我们的预期,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很可能进入一个爆发期。”
目前,人们对发展人工智能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也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造成大量失业?人工智能到底是“洪水猛兽”,还是“人类福星”?刘国治认为,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利将远大于问题。人工智能在某些专业技能方面比人脑有优势,会超过人类,将会“抢走”一些人的工作,但最终不可能完全替代人脑,也不会全面超越人类,更不会威胁人类生存。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结合才能达到最佳,人机混合智能将是未来智能的最高形式。同时,刘国治强调,当前人工智能是发展机遇,要抓住、加快发展,也要避免泡沫和陷阱,保持清醒冷静。
“去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在模拟空战中就击败了美军资深飞行员。”刘国治认为,人工智能必将加速军事变革进程,对部队编程、作战样式、装备体系和战斗力生成模式等都会带来根本性变化,甚至会引发一场深刻的军事革命。”
人工智能是谁也回避不了的大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刘国治说,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要主动去适应。“面对颠覆性技术,要抓紧研究,提前布局,抓住弯道超车的机遇。你不颠覆就要被颠覆!”刘国治最后强调,我们现在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智能化的最终结果,我们不需要当预言家,要当实干家,要瞄准远处的山峰,扎实走好脚下每一步,奋力探索前行。
创新驱动:从解放生产力到解放创造力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刘国治代表认为,激发科技创新潜能,首先要瞄准如何解放创造力。
“上世纪80年代,改革解放的是生产力,现在需要解放的是创造力。”
刘国治认为,创新驱动最关键的是管理创新,要营造适合创新的生态环境。“只有不成功的管理者,没有不合格的被管理者。科技创新首先要从管理上、机制上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他说,首先是要加强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尊重原创;其次,在分配上要向脑力劳动者倾斜,建立相应智力贡献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