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山80后绣女:彩虹丝线编织起的致富路[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12-20  发表评论>>

 

协会门前的平地上,李济雁带着彝族女性们一边唱着彝族曲子,一边刺绣。 中国网 佟静 摄影

    中国网12月18日讯(记者 佟静)在云南楚雄州永仁县的东南部15公里,沿着一段蜿蜒的弹石路走下去,就是以彝族为主的移民搬迁村——莲池乡凹泥奔新村。这里彝族文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彝族传统刺绣更是传统风俗传承的精华。关于彝族女性的心灵手巧,楚雄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会拿针就会刺绣”。彝族几乎所有的成年女性都能挑花绣朵,尤其是中和直苴搬迁户,刺绣工艺更是技艺精湛。

    32岁的彝族姑娘李济雁,被村民们赞誉为“彝山致富的领头雁”,身为80后的她却带领了村里230多名彝族妇女通过刺绣致富。11年前,李济雁随家人从大山里的直苴搬迁到凹泥奔新村,5岁多就跟母亲学习刺绣的她,为了帮助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参加了永仁县妇联举办的刺绣女能手培训班。通过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济雁学习到了刺绣技巧、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加上勤奋努力和天赋,她慢慢的成为了村里的刺绣能手,并被评为州、县“十大刺绣女能手”。

    在多年的学习与摸索中,李济雁逐步创作了具有永仁特色的“李济雁”刺绣,在县妇联的引导和帮助下,依托中和直苴“赛装节”大舞台,把绣品带到彝人古镇推销。她的绣品被外界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永仁彝绣,认识了彝家刺绣女,订单也随之纷纷而来,价格也越来越好。今年6月份成立的永仁县莲池乡彝族刺绣绣协会,李济雁作为理事长,发展了236名的彝族妇女会员,帮助大家实现了不出家门也能增收致富。为了做强做大彝绣产业,不断提高民族刺绣品的价值,带动更多的彝族妇女致富,县妇联争取共培训资金12万元,邀请专业老师从服装剪裁、色彩搭配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对会员进行培训,并积极的为协会提供市场信息和需求样品,拓展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共开展刺绣培训班14期,培训彝族妇女1685人次。

    现在协会生产的作品有彝族服装、民族花包、壁挂、家居用品、工艺饰品等20余种产品,全部是彝族女性手工刺绣制作,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2013年,协会实现产值320多万元,其中凹泥奔新村刺绣经济收入达180万元,比2012年增收100万元,户均增收近1.5万元,彝族刺绣已经成为全村经济增收的主导产业。

    李济雁告诉记者,从直苴搬迁出来之前,全家人依靠种植粗粮,家庭年收入只有一两千元,现在她通过彝绣的设计、制作和销售,年收入达到了十五六万元。在她的帮助下,协会的彝族绣女人均月收入也达到了2000元。目前协会的会员分布在周围的7个村子,年纪最小的只有18岁,最年长的几位彝绣的传承人,年纪都在七十多岁。彝绣手艺就是靠这样的代代相传,一辈辈传承下来,并渐渐的带给那些深山中走出的彝族姑娘更多的经济财富。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新闻
·中国五大名绣名家名品展 杭州开展[组图]
·“火针刺绣”中国烙画[组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火把节[组图]
·云南少数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庆“七一”[组图]
·【图片故事】彝族阿哲人的神秘祭龙
·彝族阿细人多彩壁画[组图]
·云南弥勒祭火节剪影[组图]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页面。购买请拨打010-88828049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 责任编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