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10月22日讯(记者 宋若冰) 今天上午,“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局长赵建国,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慕平,匈牙利国家科学院院士、罗兰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里·拉斯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立武等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是新形势下北外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探索,是对中央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积极响应,是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切实举措。
作为全球知名的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已开设72个语种,到2020年,北外将开设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语种数量将达到100个。同时,北外近年来逐步设立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外交学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非外语学科。与此同时,北外建立了完备的外国问题专门学科和研究序列,在国别区域和全球问题研究方面为国家和学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对于国别区域研究、全球治理与发展、国际制度创新、公共外交与文明交流互鉴等问题有更加急迫的战略需求。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北外在区域与全球治理问题领域的深入研究,经过长期论证和筹备,北外决定成立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以此为契机,北外将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推动议题研究与区域研究的结合,通过学术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的紧密结合,开拓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的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并努力将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产出学术精品、培养高端人才、服务国家总体战略的新型高端智库。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定位为集教学、科研、智库资政为一体的研究型机构。高等研究院的工作将围绕四大目标展开:第一,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高等研究院将整合各方研究力量,深入研究不同区域和议题领域中的重大问题,产出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第二,推动学科协同和学术创新。高等研究院将打破各学科间壁垒,整合外国语言、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培育交叉学科学术团队,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实力,推动区域和议题研究紧密结合,力争在区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创新上有所贡献。第三,加强高端人才培养。高等研究院将与国内外顶尖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密切合作,联合培养兼具外语、社会科学和人文素养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博士生,为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提供人才支撑。第四,发行或出版研究报告和学术论著。反映高等研究院的学术成果及区域与全球治理动态。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在管理机构之外还设立有指导委员会、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担任名誉院长,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前副部长艾平,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文化部副部长丁伟等担任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担任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季志业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院诚邀政界、学术界、企业界和媒体界等各界知名人士分别担任上述机构的委员或理事,同时还邀请各界人士担任高等研究院的特邀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为研究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高等研究院将逐步建立项目负责与驻站研究制、外交官工作室、商务参赞工作室、博士生联合导师制、校内学者驻院研究等机制,以推动高等研究院日常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研究院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将努力发挥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与创新的功能;人才培养与教师发展的功能;学术研究与国家智库的功能;服务社会与吸纳资金的功能,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师发展、学术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一体化的高端平台!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并希望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开启我国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新的篇章,也推动学校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天下午,首届“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端论坛”举行,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政府密集换届前的各国政治展望”“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对外经济合作”“命运共同体概念下的全球治理创新”“全球传播视阈下的公共外交与国际新闻”四个分论坛的24个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研究视角既有传统的区域研究、比较研究,也有跨学科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既聚焦中国现状又展示了全球化视野。此次会议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成立以来的首个活动,展现了与会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展示了我国在国别区域问题研究领域的成果和特色,扩大国际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区域研究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发展研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