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看中国

神语者: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组图]

支持←→键翻页 发布时间: 2015-10-1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知言 | 责任编辑: 伦晓璇




  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 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当萨满身着萨满服饰进行祭祀活动时,嘴里说出的语言我们不能听懂和理解,人们称这种语言为——神语 。

    关扣妮,1935年出生在鄂伦春族倭勒河部落的古拉依尔氏族,15岁时成为族里的萨满,她是家族里能追溯到并且有据可查的第15位萨满。

    1953年夏,为了响应新中国“破除封建迷信”的号召,关扣妮与孟金福、赵立本、关乌力彦、关伯宝等萨满一起,共同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告别神坛”祭奠仪式,成为鄂伦春族最后一批萨满。如今的关扣妮致力于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关扣妮老人现在一个人居住,每天早晨洗漱后都会在床上摆一摆扑克,看看今天是否顺利,这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关扣妮育有一儿一女,儿子身体不是很好住在另一个村落,女儿在前几年的车祸中不幸离世,这对关扣妮打击很大。

    和许多鄂伦春老人一样,关扣妮最爱吃的还是狍子肉面汤,现在老人还经常自己下厨煮一碗面汤。吃完午饭,关扣妮总爱做一些事情消磨时间,村里的二姨带来了很多的狍子皮,关扣妮就用自己从柞树皮提取的燃料给这些狍子皮上色,上过色的狍子皮柔软耐脏,而且不会被虫子啃食。

    关扣妮老人的侄女叫关金芳,她与老人共同生活近10余年,身后就是他们两个人居住的房子,关金芳一直为鄂伦春文化的传承而忙碌,她觉得关扣妮是他们鄂伦春族的一个代表,只是萨满的传承人一直让她放心不下,她怕时间带走的不止是老人的健康,还有鄂伦春族的灵魂。

    四月,大兴安岭的冰雪开始消融,硕大的冰排堆积在江边,黑龙江呼玛江畔,一场盛大的祭祀正在进行。关扣尼老人从她的居住地白银纳村来到呼玛的黑龙江江边,穿上鄂伦春族传统服饰,准备开始一年一度的开江节祭祀活动。

    活动要在江边撑起一条红色的棉布,所有的环节都在这条红布前进行,关扣尼老人每次都会亲自来整理一下这块撑起的红布,以确保仪式能顺利的进行。左右守护者为关扣妮老人穿上萨满服,萨满服最重的有二百多斤且不能自己动手穿着,两个守护者一个站立一个单膝跪地,三个人的姿势寓意为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也反应了萨满教对于自然的崇拜。

    关扣妮身着萨满服在祭台前敲鼓念词。17岁就告别萨满仪式的关扣妮(16岁就成为萨满的关扣妮老人),在73岁那年为了文化的传承再次披上了神衣,唱起了神秘而又古老的曲调。

    在做完一段祭祀仪式后,关扣妮老人坐在江边稍作休息,今年八十岁的她体力已经不如以往。关扣妮再次站起时也是需要两位守护者的搀扶才可以站起,这是一种习俗,就如同萨满的衣服不可以自己穿戴一样,象征着人们对萨满的敬畏。

    在神龙雕塑的映衬下,关扣妮再次敲击羊皮法鼓,跳起萨满舞,整个现场很安静,大家都在默默的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祭祀仪式结束后,关扣妮老人带领在场的人去江边捧一些冰块回来放到祭祀的柳条台上,据说,捧的冰块越大今年聚的财就越多。

    在场的所有人在搬完“聚财”的冰排后,围绕着这堆冰排和关扣妮萨满老人合影。今年的开江节祭祀活动结束了,关扣妮也将脱下她的萨满服回归平日的生活,只是,暂无传承人的境况让关扣妮老人和我们有些担心,不知道鄂伦春的萨满文化是否能传承下去。

1   2   3   4   5   下一页  


 
本网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权,详见产品付费下载。 购买请拨打 010-88828049 中国网图片库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