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上演奏。 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
32年的军乐沉淀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刚穿上军装3个月的张海峰站在解放军军乐团的第三排,参与阅兵活动的音乐演奏。亲眼目睹时任国家主席的邓小平乘坐检阅车缓缓驶过金水桥,张海峰顿时热泪盈眶。
一个不满16岁的中学生,从来没参加过这么大的典礼,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国家的最高元首。“当时演奏国歌的时候,一个音也没吹出来,因为一直在流泪。”张海峰回忆到。
到今天,这位当年泪流满面的小伙子已经参加过五次阅兵。在9月3日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张海峰担任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副团长兼总指挥。
军龄32年,从一个演奏者、指挥、团领导,到总指挥和副团长,没有了第一次参与阅兵演奏时的激动,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的分析和总结。张海峰将自己对“军乐”的理解概括为具备“军乐精神”,本质是鼓舞全军的士气。
音乐是一种没有障碍的语言,军乐从某种程度上说,政治意义大于艺术意义。“以吹号为例,同样是吹号,和管乐艺术相比,演奏‘军乐’时吹号更应该吹出‘军乐精神’。就像仪仗队代表了国家形象、军队形象,解放军军乐团代表了国家的声音。例如,外国国家元首访问时,不可能听到全民族的艺术展示,不可能听到民乐、合唱、交响乐,因为他(她)没时间。进行国事访问时,一定能听到的是我们军乐团的声音。”
“不柔情似水,我就要求‘短、响、加重音’。找准了‘军乐’的本质,我们的军乐团会特别铿锵有力,一定会非常有力量,非常Power。”张海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