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深圳科学馆的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宁(左三)与员工交流(2016年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深圳加快构筑新机制,人才集聚效应、裂变效应不断放大
“在深圳,政府就是最大的创业团队。深圳本身就是一个成功创业的经典案例。”
周末,深圳人才园。在创投行业工作、带家人来看海归创业路演的陈文扬有感而发。
因移民而起,因人才而兴,因创业而盛——
36年前,深圳建市之初,全市只有2名技术人员,一个是拖拉机维修员,一个是兽医;今天,这里已成为中国最“拥挤”的城市,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约2000万人口,有商事主体214.1万户,全国千人拥有商事主体最多。
创业率缘何如此之高?
“我们觉得深圳的效率比硅谷还高。”从硅谷归国创业、推出“百万人流秒级定位”人脸识别系统的云天励飞联合创始人田第鸿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链完善,“足不出市”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他的创业伙伴陈宁则用“震撼”来形容深圳效率:两年前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和公章,从申请到办好只用了4个小时。
深圳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不仅成就海归学子创业,也帮助普通人筑梦。
美术专业大专毕业的深圳振华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怀宝成为“深圳人”已有26年,卖过画,开过领带厂,后来看好深圳电子产业发展前景“改行”研发生产光学检测设备,迄今已拥有100多件专利,企业也成为光学检测设备领军企业。
“在深圳,不论什么样的人才或者特殊的零部件,我们都能找到。”廖怀宝说,“只要有想法、肯吃苦,在深圳,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以学历等标准评价,廖怀宝也许算不上尖端人才,但恰是“廖怀宝”们代表了深圳的中坚力量:深圳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24.1%,这个比例低于不少大城市。
为什么普通人也能在深圳迸发巨大潜力?
“深圳通过改革消除了一些阻碍创新的制度因素,这是对人才最大的吸引力。”周路明说。
1987年,深圳率先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营科技企业,鼓励技术要素入股和参与分配,改变了任正非等创业者的命运。
上世纪90年代,深圳又围绕人才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全国第一个技术分红的法规、第一个无形资产评估的法规,进一步释放人才的创造力。
类似的制度创新,今天依旧在深圳发生。
“如果没有这个体制,我不可能带这么多人回来。”3年前,茆胜归国创业之所以最终“落户”深圳,就冲着当地科协负责人说的这样一句话——“在深圳,你可以选择民办非企研究院这种全新模式。”
“我月薪2.5万元人民币,比国外少多了;伙伴们也都不高,因为这是个非盈利机构。”茆胜说,“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大家可以专心自由地研究技术。”
在民非模式下,研究院一旦技术研发成功就引进风险投资,孵化的企业则市场化运作,不少于50%的技术股权给研发团队,迄今研究院已拥有60多项专利,在石墨烯材料、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孵化6家高科技企业,市场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30多年来不间断的机制创新,让禁锢的创新能力持续释放,这是深圳创新最根本的原因。”周路明说。
“企业为什么要创新?动力来自于竞争。”在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看来,市场经济实质是竞争经济,市场化是深圳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
在深圳,人才不唯学历、职称,而是企业主导,市场认定——
不到35岁,来自企业或科研机构……今年8月,经马蔚华、王传福、杨焕明等企业家和科学家组成的首批深圳青年英才举荐委员举荐,6位来自汽车研发、新能源电机控制等领域的青年人将被深圳市认定为高层次专业人才。
“希望通过青年人才举荐制度,让领军人才‘伯乐相马’,以才引才,多元化、多维度评价人才。”深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局长王卫说。
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服务体系,构筑人才高地,深圳,正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创新中心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