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是一地物产、气候、生活方式、甚至经济形态的直接反映。走进锡盟大草原,不仅眼前的景色迥异,就连餐桌上的饮食也变得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蒙餐文化,让人们感受一个“舌尖上的草原”。

从太仆寺旗进入锡盟草原,作为蒙汉文化交融区,半农半牧的太仆寺旗,其饮食文化也以蒙餐文化以及坝上农家特色饮食文化为主。而走进蒙元文化的发祥地正蓝旗,餐桌上则是地道的蒙餐红食(肉食)和白食(奶食)文化风格。一路往北,多伦水系丰富,于是餐桌上除了羊肉,更多了鱼类的身影。

尽管不同区域的蒙餐各有特点,但在锡盟采访期间,无论走到哪里,一盘手把肉一定是蒙餐的标配。为何手把肉能成为蒙餐的代表,当你亲自尝一块就会很快得到答案。一盘手把肉端上桌,看上去十分简单的烹饪方法,切一小块入口,却格外鲜美。“手把肉的好坏,全在于环境和羊种,羊的品种、公母、年龄等因素。好的羊肉,带着天然的香气,最简单的方法才能让羊肉本身的特点尽显无疑。蒙古人喜欢煮到七八分熟,还喜欢带着健康脂肪的肉,那样的肉用蒙古小刀片下来,是一层白一层红,劲道十足,口感丰富,唇齿留香的。”随着这样的介绍,这块入口的羊肉已经变成了味蕾间的难忘记忆。

“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蒙古族先民曾从事狩猎,主要以猎获物为食品。从事牧业后,既吃猎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蒙古族传统饮食区分为红食、白食两种: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意为‘红食’。”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副院长、锡林郭勒蒙餐饮食与文化协会会长那木吉拉其仁介绍说,锡盟由四个部落组成,不同部落之间,由于环境不同,同属于蒙餐,其餐饮文化也有差异。

作为地道的锡盟人,那木吉拉其仁从小是伴随蒙餐长大的。“那时候,肉食和奶食制作方法都比较简单,但也充分体现了蒙餐的特点。一是原料天然,二是烹饪方法讲究食物的鲜嫩和本味,除了食盐、少量的葱以外不用调味品和添加剂。虽然也讲究所食之物的色、香、味,但主要是讲究牛羊肉的鲜嫩和本味,以及肥瘦、年龄、煮、烤的时间、火候等。”那木吉拉其仁说,现在的蒙餐朝着精细化发展,通过创新,种类也越来越多。

作为蒙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餐文化的标准化与发展迫在眉睫。锡林郭勒蒙餐饮食与文化协会于2014年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立。那木吉拉其仁告诉笔者,协会多次组织蒙餐文化研讨会,并开展蒙餐从业人员培训,同时成立的还有太旗分会、东苏旗分会,以及蒙餐创新基地,希望能促进蒙餐文化发展,让蒙餐文化走向世界。(图/米广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