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24日讯 (记者 苏向东)一种像止痛药一样,服下后很快见效的抗抑郁药研究,日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抑郁症患者目前使用的药物,要在服药后一周、甚至两周之后才能起到效用,患者情绪才能逐渐平稳。但是很多症状严重的患者吃了药,还没等到药物起效,就自杀了。我们研究的这种药在患者服用后一两个小时内即可起效,将起到挽救更多生命的作用。”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陆林,4月19日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全世界有3亿,这项研究成果有望拯救成千上万的人!”
另外一个同样令人振奋的消息是,一种可以“抹去”患者成瘾记忆的药物和心理疗法已经试验成功!以往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实现的梦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2017年2月1日,JAMA Psychiatry(《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杂志发表了陆林教授课题组“关于消除烟瘾新方法”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实现了从动物研究到临床试验的成果转化。国际社会称此举是“向治疗吸烟成瘾及其他物质成瘾迈出的标志性一步”。
抽烟时带来的愉悦体验会产生一种吸烟记忆,这种记忆一直储存在大脑里,甚至维持终生。陆林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研究的就是:怎样在烟瘾记忆激活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没有被再次储存的时候将其消除掉。这样一来,即使你手里拿着香烟也不会有吸的欲望,时间久了,烟瘾自然就戒掉了。
沿着这个思路,他的研究团队在动物尼古丁成瘾记忆模型中发现,采用小剂量尼古丁作为非条件性刺激唤起成瘾记忆后,在再巩固时间窗内给予口服药物普萘洛尔(心得安)可有效消除动物的尼古丁成瘾记忆。
研究团队在吸烟成瘾人群中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记忆操纵模式对人类同样有效。在不损伤正常记忆力的情况下,吸烟者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轻松阻断大脑中的烟瘾记忆,从而远离烟草对身体的毒害,过上更加愉快健康的生活。
更令人惊喜的是,陆林教授课题组这一开创性研究成果,不仅为难以戒烟的人群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为攻克创伤性事件造成的病理性记忆相关精神心理疾病带来了希望。
陆林院长告诉记者,“我们研究发现,在经历地震、车祸、亲人去世、女性被强暴等创伤性生活事件后,遭受这些巨大伤痛的人会经常做噩梦,大脑中不停地闪现那些画面,患者痛苦得想自杀。今后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操纵成瘾记忆’的办法,将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帮助患者忘掉这些痛苦的记忆,淡化其痛苦体验。”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不久前收治了这样一个病例:
一位来自广州的患者,在深圳大运会举办期间,因前边车主开车占道,他情急之下按喇叭催促,不料被三五个人强拉下车,遭到暴力殴打,牙都被打掉了。从那以后,这名患者就被恶梦缠绕,即使在白天,被群殴的可怕情景也会不断地在眼前脑中闪现,以至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家人带他四处就医、吃药都没有效果,患者异常痛苦。
陆林院长说,“后来,这名患者来到北大六院,我们采用药物普萘洛尔,帮助他抹除了这段痛苦的记忆。再结合心理治疗方法,患者很快就痊愈出院了。”
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达17.5% 呈上升态势
尽管精神心理疾病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近年来,我国国民心理卫生健康的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
4月7日世界卫生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一组数字:调查显示,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59%,焦虑障碍为4.98%,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到540万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数约占在册患者总数的3/4。
虽然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总体上升,但是与世界平均发病率相比,这个数字在国际上仍是偏低的。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介绍,我国国民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低于美国、法国、乌克兰,相对金砖国家来说,低于巴西、南非等,也低于澳大利亚等这样一些发达国家。
据陆林院长介绍,美国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达到总人口的1/3,仅抑郁症这一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就达到17%,患者总数近7000万。 根据相关年度报告,美国一般人群中有10%一生需要接受精神科医生的治疗。
四类人群易患心理疾病
抑郁症、焦虑症等四大精神疾病高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和工作节奏显著加快,公众心理压力普遍加大的同时,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据陆林院长介绍,在我国,四类人群的心理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青少年心理问题。我国现在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不少父母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同伴的互动、父母的关心,还需要周围环境适当的刺激和保护。但现在学校和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多的剥夺了孩子玩耍和休息的时间,使孩子缺乏玩伴和分享体验,往往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等他们长大进入社会后,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在很多老年人退休在家,而孩子们为了工作各奔东西,长时间缺乏情感支持,就会导致抑郁发生。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孤独、焦虑导致的自杀事件明显增多。
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老年痴呆患病率为5.56%,高于我国1987年以来的部分地区调查结果。
此外,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同性恋、吸毒等特殊人群的心理问题都呈上升趋势,需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据统计,目前医学界已研究发现精神疾病400多种,在我国,抑郁症、焦虑症、酒精依赖和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位居前四位,均呈上升趋势。
家庭亲情和社会组织保障体系
可有效减少心理疾病
陆林院长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精神健康也是公民素质的一部分,需要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联系来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家庭纽带的作用却日益淡化,导致人们心理健康问题增多。
此外,单位工会、团委等社会组织与个人的沟通联系可以很好地促进和保障个人心理健康。但现在,这些社会组织的保障作用在减弱,人们缺乏归属感,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因此,陆林院长建议,如果家里有人患了精神疾病,家人亲友的关心就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孩子没有条件生活在一起,要经常探望或电话联系,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国家层面,国家卫生计生委去年年底出台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组建跨专业、跨部门心理健康服务的专家组,为各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政府、企业要强化工会、共青团等社会组织的作用,还要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慈善组织等机构,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社会互助体系。这样,当人们遇到灾难、感到痛苦绝望的时候,才可以及时的、多渠道的给予他们帮助。”陆林说。
“精神疾病”不等于“精神病”
可预防、有诀窍
许多人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不多、认识不足,认为心理健康问题不是问题,不当回事;还有人们的错误观念导致的社会歧视,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精神病,使有心理问题的人过分忌讳,不愿意说出来,也不愿意找医生,这些都会加重人们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做好我国公民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知识的科普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陆林院长说,“精神疾病不是精神病,可预防、可治疗。”
“比如,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显著降低;退休的老年人,多进行下棋、打牌、读书等动脑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性痴呆;
从人口优生选择来说,早生育可以显著降低后代患孤独症的概率。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生育年龄越大,特别是随着父亲年龄的增大,孩子得孤独症的概率增加。这些重要的知识要大范围的进行科普,以及时引起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