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研究生魏宁:青春在奋斗中绽放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18级学术硕士班学生魏宁(中国网记者 王鑫摄)
中国网9月28日讯 9月19日下午,由中国网、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主题为“青春·奋斗——‘青年传习社’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的线下分享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18级学术硕士班学生魏宁进行题为《青春在奋斗中绽放:追忆人大四年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时光》的主题分享。全文如下:
故事一:2014年我经过三年刻苦学习,以676分的优异成绩考入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大学,那个曾经从陕北窑洞奋斗出来,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陕北公学,如今已是享誉世界的著名高等学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我们院里的离休老干部90高龄的杨爷爷,曾经是个老八路,1952年曾作为调干学生进入人民大学读书培训。他听说我考入了他的母校,高兴地把他珍藏多年的人大校徽赠给了我,还给我讲了他当年从邯郸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的故事,打鬼子锄汉奸的故事。杨爷爷勉励我好好学习,努力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故事二:入学后第一学期,我积极报名参加了学生会组织的石景山民工支教活动,我努力克服交通不便,每周三下午按时利用自己从小在中国少儿活动中心和龙念南老师学习的绘画童子功耐心教授孩子们绘画课,并应孩子们的请求为他们每人都画了一幅画,使民工子弟小学的孩子们从小也可以接受美的教育。每当想起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和学习后满足的笑容,我感到那段支教经历是我一生难以忘怀的幸福时光。
故事三:大二寒假的时候,我和同学一起完成了小创课题:乡村互联网经济。为此曾去河北深州御桃庄园实地调研,亲身感受了乡村互联网经济在农村的普及和新农村绿色经济的大发展,桃农们利用互联网和流通网足不出户就将过去只供皇家的深州蜜桃销往了全国各地。我在那里切身感受到了乡村共享和绿色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广阔未来。同时,也通过这次调研认识了一位桃农的女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的梓煣,现在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她也考上了研究生。通过结识她的家庭,我见证了一位普通的桃农利用互联网工具通过奋斗把一个农民的女儿培养成了一个悬壶济世白衣天使的故事。我和农发院的同学也通过这次调研完成了论文编写,并获得市级二等奖。
故事四:大二暑期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千人百村”调研活动。那是我第一次出门坐火车去河北省一个偏远的乡村,行前心中充满了忐忑和期望。我们去采集新农合数据的落地村,曾经是那个被拐卖的农村女教师悲剧的发生地。我和同学被安排在村小学的教室住宿,条件艰苦,但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村干部和村民的支持下,我们圆满完成了调研和数据采集任务。落地村是一个极度贫困的村落,我们调查的大多数村民教育经历止步于初中、小学。村里学生升入高中,需要到几公里外的县城就学。尽管教育条件不甚理想,据我们调查走访,还是有落地村中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故事五:大学期间我积极关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西部能源通道建设,参加了2篇这一课题论文的编写。虽然自己主要承担的是论文的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图表绘制和修改,英文翻译,文字校对等基础工作,但期刊每次要求的改稿时间都很紧,有时需要连夜加班,我每次改稿都咬牙坚持按时完成了自己承担的任务,最终2篇论文及时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国际石油经济》上,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布局决策提供了及时的参考。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印上了专业杂志,自己之前的劳累和抱怨都化做了幸福的回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还十分突出地对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实现中国梦提出重大战略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牢记使命和初心,不要在应该奋斗的年纪安逸青春,机遇和年华对于国家和青年个体都会转瞬即逝,成功从来不是等出来混出来的,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我们要让青春无悔,要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