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思想指引世界进步
陈向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研究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世界秩序重塑与中外良性互动,兼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进步潮流,对外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涵盖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环境五大领域,跨越双边、区域、周边、全球多个层次的思想体系,使之成为当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核心理念与鲜明旗帜,极大彰显当今中国领袖的“大国担当”与“天下情怀”。
习近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在国际国内重大场合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如下三次至为关键。
首先,着眼国际体系深刻变革,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首次对外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思想。
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五大支柱:
一是政治上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倡导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二是安全上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摒弃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止战维和方面的核心作用;
三是经济上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
四是文化上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文明之间要对话、交流,不要排斥、取代;
五是环境上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此次演讲正逢二战结束和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习主席首次登上联大舞台,发表指引世界光明未来的重要讲话,极大增强中国话语权。
其次,直面特朗普政府“反全球化”与“美国优先”的逆流而动,迎难而上、力挽狂澜,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强调国际社会要从五大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政治上“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国家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的霸道”;
二是安全上“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各方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三是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要维护世贸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应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四是文化上“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五是环境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不能让该成果付诸东流,各方要共同推动协定实施。
第三,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长远擘画,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思想。
2017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作十九大报告,报告第十二部分即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包括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环境五个方面:
一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二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四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五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综上所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崇高使命,是对世界各国和谐相处的呼吁期待、行为规范和对世界秩序的塑造完善,是中国以身作则、带头引领和世界各国相向而行、共同参与的有机统一。
展望未来,“新时代”中国外交将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旗帜,直面个别大国保护主义、“反全球化”、“反多边”的倒行逆施,积极构筑“国际统一战线”,刚柔并济、行稳致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动塑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责任编辑: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