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青春应该有的样子
——参加“青春·奋斗——‘青年传习社’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线下分享活动体会
郑德华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2017级本科生
奋斗的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我在听完三位嘉宾的分享之后一直思考着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陶文昭教授、刘仰先生和刘瑞明研究员分享了各自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对于陶教授来讲,他的青春正值祖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初。当年的“老三届”们积极把握住了高考恢复的契机,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且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服从国家的需要和安排,留在了高校任教,并在上个世纪后期撑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片天。可以说,陶教授的青春是在为中国高等教育献身服务的过程中度过的。
刘仰先生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同样是当年恢复高考的幸运儿,只不过他选择成为了一名作家,用自己的文笔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现如今,他还是一名评论家,用犀利的笔触帮助我们看清社会现象的本质。刘瑞明研究员则属于另一个时代。80后的他在学术道路上成就颇丰,现今在智库里为国家治理建言献策。
在分享中,陶教授特别强调为党和祖国服务;刘仰先生叮嘱我们保持定力,不要随波逐流;刘瑞明研究员强调不要沉溺于安逸的生活,要敢于挑战自我。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是三位嘉宾的主旨都是强调奋斗的重要性。听完三位嘉宾的分享,我陷入了沉思。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90后以及00后的新生代青年们,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们又该怎样在青春里奋斗?
我想,三位嘉宾的经验依旧不过时。当代中国的最大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坚定跟党走、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是时代的应有之义。有了理想和抱负,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不管我们将来投身什么事业,从事什么职业,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都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
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然而,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比陶教授年轻时尚且贫穷与落后的中国,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富裕且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贫穷不再限制我们的想象力。今天的大学生享受着党和国家提供的优渥的学习条件,我们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更多的知识可以追求。相应的,我们也承担着更多的社会期待乃至世界的期待。但是,我们也必须保持定力,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守住本心。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包围下成长起来的我们,面对着多元化的舆论,面对着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在这种环境里,很多年轻人肆意地嬉笑怒骂,为尺寸电子屏所奴役。在外卖的“滋养”下的一部分大学生们,在便利的生活中逐渐增长了惰性,消磨了“血性”。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拾青春该有的激情与活力,成为了一个亟待回答的命题。对此,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间,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在我看来,惜时为学,就是当代大学生最大的“政治”。不管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充实、踏实地四年大学生活都是大学生的最正确选择。
总而言之,心存高远又心无旁骛,我们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而是会在回忆青春时为自己曾经的奋斗留下热泪。(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