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传习社”走进北京交通大学:用创新点亮青春

发布时间:2018-11-26 10:58: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王鑫

“青年传习社”走进北京交通大学线下分享活动现场。(中国网记者 王鑫摄)‍

中国网11月5日讯 (记者 王鑫)11月1日下午,由中国网推出的主题为“青春·创新——‘青年传习社’走进北京交通大学”的线下分享活动在北京交通大学思源西楼712室举行。此次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评论局指导,中国网、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同样至关重要。习近平主席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本次线下分享活动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学习、传授创新的经验,更进一步分享了青春创新的意义和真谛。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中国网记者 王鑫摄)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创新方面的内容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重视。韩振峰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理论和实践上把创新放到极为重要的战略高度,在创新方面的思路,可以总结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效东教授。(中国网记者 王鑫摄)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效东教授在肯定祖国创新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指出,经历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已经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立在焕发中国人民自己的首创精神的基础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信息工程研究室主任韩笑冬博士。(中国网记者 王鑫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信息工程研究室主任韩笑冬博士进行了题为《创新,决胜未来》的分享演讲,通过自己的航天创新梦,来讲述青春创新的真谛。他说:“站在人生35岁的当口,站在新时代春风拂面的今天,我不由得深深为自己选择了航天而备感骄傲,为自己能在伴随和推动中国航天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和尝试,进而实现和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创新而备感宽慰。或许,这些创新的点滴,是青春无悔的最好注脚,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味道。”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艾渤。(中国网记者 王鑫摄)

什么是创新、青年如何创新?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艾渤结合其个人的教学和科研经历,总结了几个关于创新的关键词:科研诚信;勤奋和坚持;思考和灵感;不迷信于权威和书本,多问为什么。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李天琦从自己作为一名北京交通大学的学子,一名博士研究生的角度出发,表达了他对创新的具体看法。他认为,远大的目标与理想、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和开放协作的科研精神是研究生创新的关键所在。

现场同学。(中国网记者 王鑫摄)‍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级的博士研究生范典也表达了他对创新的认识,他认为,勤奋是创新的基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术生活就是这样。学术生活中的耕耘,是孤独与寂寞的,只有充分研读前人的成果,才能在思考中茁生思想之苗,绽放思想之花。

在主题分享之后,现场多位青年提出了自己在青春创新之路上的迷惑。有对创新无门的迷茫、有在创新路上的不知所措以及创新遇到的种种问题等,专家和嘉宾都在现场进行了讨论和解答。

“青年传习社”是一个在青年团体中分享和交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平台。未来,“青年传习社”将继续走进大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积极行动,奋发向上。敬请关注。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