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琦:创新需要远大的理想、踏实的作风、开放的精神

发布时间:2018-11-28 15:29: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天琦

图为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李天琦在现场进行分享。(中国网记者 王鑫摄)

中国网11月28日讯 11月1日下午,由中国网推出的主题为“青春·创新——‘青年传习社’走进北京交通大学”的线下分享活动在北京交通大学思源西楼712室举行。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李天琦现场进行题为《创新需要远大的理想、踏实的作风、开放的精神》的主题分享。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跟大家一起来畅谈创新。

李军说过:“纵观世界发展史,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胜利果实,都是创新智慧的结晶。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团队甚至一个人,大创新大成就,小创新小成就,不创新没成就。要进一步提高对创新和创新思维的认识,增强创新的紧迫感,立足自身岗位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

作为一名交大学子,一名博士研究生,我认为:远大的目标与理想、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和开放协作的科研精神是研究生创新的关键所在。

远大的目标与理想是创新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创新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联系,创新是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中国梦正是创新求新的不竭动力。非学无以才,非志无以成学。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当以祖国的复兴为己任、以民族的梦想为目标。在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少不了迷茫与挫折,但每当想起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时,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就会给予你继续前行的勇气与信心。

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是创新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顶层设计要有世界眼光,找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首先,充分了解自己的科研领域是科研创新的基础,紧密关注学科发展前沿,了解行业顶尖学者在想什么做什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切勿做井底之蛙、闭门造车。其次,学术创新要有科学的规划,在科研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好文献综述,离开规划谈创新只会降低效率,难有良好的执行力。最后,科研创新要有脚踏实地的学术态度,要敢于“坐冷板凳”,不能想到哪是哪,为创新而创新。

开放的胸怀、团结合作的意识是创新效率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合号吹起来。我们同国际先进水平在核心技术上差距悬殊,一个很突出的原因,是我们的骨干企业没有像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那样形成协同效应。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强强联合比单打独斗效果要好,要在这方面拿出些办法来,彻底摆脱部门利益和门户之见的束缚。抱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想法,抱着自己拥有一亩三分地的想法,形不成合力,是难以成事的。”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协作与开放的胸襟已成为时代的主题。金点子、好想法往往都是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产生,一篇影响深远的科学论文往往都是多人协作的成果。在科研团队中,要提倡合作、加强协作、勇于沟通、加强交流,为高效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当下,中美贸易毛擦不断,国际政治环境不容乐观,国际经济结构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大国的核心竞争力。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机会稍纵即逝,“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作为一名交大博士研究生,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秉持着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和开放协作的科研精神,用创新的精神与行动,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