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深解】用习近平外交思想把握世界大变局航向

发布时间:2018-12-24 11:53:3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向阳

陈向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执行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8年中国外交贯彻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新精神,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经受住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考验,从容不迫、主动作为、得道多助、乘风破浪。

首先,深刻分析当今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规律,辩证把握中国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外部环境特征,趋利避害、迎难而上。

一是既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多极化虽令“唯一超级大国”难以为所欲为,但与此同时中国加速发展“树大招风”、存在被“前后夹击”的风险。多极化发展趋势受到美国“一超”的强烈抵触,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国际经贸体系构成了强烈冲击,可以说是2018年国际形势的“一条主线”。

二是既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全球化虽难完全逆转,但西方发达国家民粹主义泛滥、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逆流汹涌。全球化受到美国的强烈质疑,特朗普政府大开倒车、一再挑战自由贸易与多边机制,而中国则坚决捍卫多边主义。失道寡助开单边主义倒车与得道多助维护多边主义规则,构成了2018年国际关系的“一对主要矛盾”。

三是既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多极化与全球治理虽令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打乱了国际治理的诸多安排。同时,非传统安全威胁亦层出不穷。面对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2018年的中国外交持续彰显正能量、为世界注入确定性与稳定性。

四是既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世界文化多样化与文明对话方兴未艾,但西方大国“傲慢与偏见”依旧,以至“文明冲突”、价值观对立仍有市场,“发展模式之争”更趋激烈。2018年新一波“中国威胁论”来势汹汹,国际舆论斗争异常激烈。

其次,不断优化新时代大外交布局,六个方面稳步推进。

一是继续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直面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逆流涌动, 2018年中国外交坚持“以天下为己任”,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旗号,坚决维护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并主动引领全球经济、气候等治理,牢牢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

二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实走深、行稳致远”,推动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载体。它既是中国外交的大手笔,也是地缘经济大智慧和共同发展大平台。2018年,中国外交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为契机,在其总体良好发展态势与“点线面”全面铺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度聚焦、适时优化,强化了风险评估与安全保障,带动了沿线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高质量经济发展。

三是妥善运筹大国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妥善处理与发达国家、新兴大国的关系,管控竞争、深化合作,扎实推进“金砖国家”务实合作与战略协调。特别是,对美工作坚持刚柔并济、不卑不亢,斗智斗勇、以斗促合,有效应对美方挑起的所谓“贸易战”、“科技战”和“舆论战”。同时,中国继续深化中俄战略协作,推进中欧务实合作,战略回旋空间稳步扩大。

四是扎实做好周边外交,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有利。树立“大周边”战略意识,兼顾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南太、西亚各地缘方向,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环境多管齐下,着力管控热点难点,确保了周边环境的稳定。2018年中国周边外交亮点主要有三:积极应对朝鲜半岛局势新变化,战略主动权有增无减;实现中日与中印关系改善;在南海维护主权与维护稳定方面都取得实效。

五是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新局面。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合作共赢”,着力做好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立足发展中国家这一“外交基础”及其“广阔天地”,致力于“助人为乐、共同进步”,引领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其中,2018年在北京成功主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就是一个重要体现。

六是深入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与互学互鉴。高度重视并积极争取国际政治话语权,开展政党外交与文明对话,优化国际传播,推进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着力增信释疑,理直气壮维护和耐心细致解说“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主动塑造良好的大国与大党形象,不断增强软实力、吸引力、感召力。尤其是,针对西方新一波“中国威胁论”,区分其中的误解误读与曲解抹黑,有的放矢地予以回应或回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责任编辑: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