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快评】胸有万水千山 心有世界青年
邓海建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学生,勉励同学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此前,北奈尔斯高中中文班40多名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询问习近平的工作、生活情况和个人爱好,表示他们正在学习中文,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中餐,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
美好的信笺,真诚的情感。古人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佳话,今人亦凭借信件往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大洋彼岸的来信,国家主席的复信,一来一往之间,世界看到的是美国高中学生对中国及中文的友好与热爱、中国国家元首对美国青年的热忱之邀和激励之情。
百忙之中,拨冗函复。这是习近平主席平易近人的领袖风范。拉家常、话人生,用平和的语言,表真挚的祝愿。“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我对哲学、历史、文学、文化、音乐、体育等都有浓厚兴趣,我的很多爱好从中学时代就养成了,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些推心置腹的话,言辞恳切、和蔼可亲,像一个温厚的长者,在跟年轻人促膝谈心。
暖心激励,谆谆期盼。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世界青年的一贯情怀。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一代是中美友好的未来。希望同学们珍惜韶华、努力学习,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们有机会来中国看看。”这封热情洋溢的回信,必将激励更多当地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并参与中美友好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关键在青年。一直以来,习近平主席始终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早在2015年,习近平参观美国塔科马市林肯中学便寄语青年,希望你们亲自去看看千百年中国社会图景。去年7月,习近平在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时的重要讲话中,向阿拉伯国家青年发出邀请“未来3年,中国将再从阿拉伯国家邀请100名青年创新领袖、200名青年科学家等,来华研讨。”从“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到“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再到“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无论是在国内与青年谈心、抑或是国际舞台上出席青年活动,始终寄望中国青年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鼓励世界青年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华章。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每一国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与历史。对青年高看一眼、对青年厚爱三分,胸有万水千山,心有世界青年,一封美国来信与一封主席回信传颂的国际佳话,既是领袖的人文情怀,亦是中国的开放姿态。(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