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快评】新中国70年:为千年伟业奠基
沈夏珠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回溯历史,缅怀先烈;立足当下,礼赞成就;展望未来,充满豪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自豪感,体现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使命感,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自信、凝聚意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新中国70年的成长无疑在人类文明长卷中画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像今天的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在短短的70年里彻底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并且深刻影响人类命运。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创造了一份伟大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已经是人类文明最重要、最独特、最先进的构成部分,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为社会主义的千年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顺利实施和完成一五计划、打下共和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批地桩开始起,经过70年的奋斗,终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
70年来,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增长超970倍,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份额28%以上,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93.4万件。2018年,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位。
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确立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保障,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了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大优势的最大效益就是维系中国的长期政治社会稳定,政治社会长期稳定是民族国家永续繁荣的前提和保证。
文化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扫盲运动开始,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改革开放时期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地通过繁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用科学武装中国人民的头脑,创造了日益繁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必将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深入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中国已经不存在。党的八大科学地把握了这一国情的变化,判断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后,党科学地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基础。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积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的、高质量的发展,必将实现人民对更好就业、更好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更好的保障、更好的环境的需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有效地解决新时代的新矛盾,进一步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基础。
生态基础。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是在一定自然空间中展开的,自然空间是国家建设的条件、背景和舞台,它有力地型塑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形态。在人类文明史上,大陆国家和海洋国家创造的文明必然呈现出差异性,即便同在中国,草原文明与大河文明也显现出一定的区别,这就表明自然空间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特征。
由此可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基础性意义。可以讲,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都无法建成和维续。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中国人民逐步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形成了日益完善的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美丽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总之,新中国70年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矢志不渝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将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社会主义千年伟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基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创造新的辉煌,站在今天的历史方位上,我们足以坚信: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责任编辑: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