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论员 戚易斌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引起广泛共鸣。“平视世界”短短四个字,却彰显出今日中国的自信与从容。
回望中国历史,“俯视”和“仰视”的国际观曾占据主流。自汉唐后,由于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一度领先世界,“天朝大国,四方来朝”既映射着历代王朝居高临下的心态,也流露出封建帝王“中国中心论”的自满自大;工业革命后,西方世界逐渐崛起并对外扩张,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力量对比之悬殊,彻底击碎了“天朝上国”的幻梦。从此,中国开始了追赶的脚步,这个时期的世界观也由“俯视”变为“仰视”;直至改革开放,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实现了发展上的腾飞,同时也找回了失去的尊严,也拥有了更加理性客观看待世界的视角。
如今,中国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背后蕴含着两大“质变”。
其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之治举世瞩目。对中国来说,本世纪是伴随着一个带有转折意义的变化开启的——中国正式加入WTO,它代表着中国回归国际社会,与国际接轨。此后,“中国之变”接连上演。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这不仅向世界展示了自身的发展建设成就,也向世界表明了新型大国的价值观。同年,世界发生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国政府立即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推出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综合计划,不仅保持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成为支持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在10年之前,日本的GDP还是中国的4倍多。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中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高精尖科技逐渐崭露头角,中国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逆袭。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凭借制度优势成为了全球最先遏制住疫情的国家之一,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其二,中国心态更加成熟,对外交往更加自信稳健、奋发有为。一方面,中国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既不对小国颐指气使,也不与大国抱团结盟;另一方面,中国以更客观、理性、务实的姿态应对西方国家,对于善意的批评和有益的建议,中国虚心听取、相向而行;对于无端抹黑和恶意攻击,中国据理力争,坚决回击;面对危害世界的强权霸凌,中国则会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世界虽然风云变幻,中国却不再有恐惧或焦虑,也难觅崇拜或仇恨,而是坚定地走在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上。
为了应对好百年变局,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从全球视角思考责任担当,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思想新倡议,倡导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亲诚惠容理念。通过积极参与、引领全球和区域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让中国外交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既有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又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气魄——这是今日国人的生动写照。亿万中华儿女挥别心理落差,昂首阔步砥砺前行,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中国“平视”世界有了充足的底气。
历史经验表明,俯视他国的国际观,很可能带来文明冲突和对抗,甚至让人类卷入灾难;仰视他国的国际观,则可能矮化自我,迷失自身的文化价值,从而使人类文明无法呈现“百花齐放”的峥嵘图景。中国“平视”世界的国际观,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价值取向,不仅为各国如何相处提供了指引和参考,也为人类共同繁荣提供了生动实践。(责任编辑:唐华 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