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论员 唐华
近两年,美国越来越频繁地将金融工具作为打压中国的武器,捏造涉“人权”“信息安全”“军事”等种种谎言,肆意将中国的机构和企业列入实体名单实施资产管制,或发布融资禁令禁止美国企业投资部分中国企业。其目的是在5G、半导体、人工智能、医疗等高科技领域,用“金融脱钩”切断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渠道,进而阻止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国家崛起。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的图谋只是一厢情愿,全球资本不仅没有和中国“脱钩”,反而用脚投票,与中国企业更紧密地站在一起。
日前,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英国私人投资数据公司先秦数据(Preqin)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风险资本向中国5300多家初创企业投入了1290亿美元,刷新了2018年时创下的1150亿美元的最高纪录。另据清科集团旗下的“PEData”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的私募股权对中国初创企业融资达1650亿美元,全年有望超过2017年创下的19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更令美国难堪的是,最受外资青睐的恰恰是多次登上其“黑名单”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表示,该公司80%的投资都在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等领域。不久前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引资增长较快,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大幅增长17.1%。
外资无视美国政治操弄与恫吓,力挺中国科技行业,是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投下赞成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独立篇章,强调中国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等战略构想作顶层设计,向外界传递出中国将在科创领域加大投入的明确信号;尽管引发西方媒体和政客新一轮唱衰和抹黑,但风投公司很清楚,中国政府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一系列互联网监管措施是为了打击资本无序扩张,并引导资本进入中国政府更为看重的“硬核”科技领域。有国外风投人表示,其乐于支持中国政府的优先事项。尽管科技领域有时比短视频等消费互联网公司需要更长时间成长成熟并带来回报,但真金白银的巨额投入,说明国际风投认可中国政府的战略规划,并坚信其一定会获得成功,自己也将收获丰厚回报。
外资无视美国政治操弄与恫吓,力挺中国科技行业,是对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投下信任票。2021年开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与2020年版相比,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修订和扩大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为外商在中国投资提供更大空间和更多机遇;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也成为中国连接国内国际市场新的桥梁和纽带;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时,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欢迎各种资本在中国合法依规经营,为中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铿锵的话语,再次向外界传递出中国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外资无视美国政治操弄与恫吓,力挺中国科技行业,是对成熟且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情有独钟。历经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超过美国人口总量。“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社会,中等收入群体必将继续扩大;历经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已构建起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最完整的产业链,被认为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成熟且不断壮大的消费群体、完备的工业体系,为孕育、孵化高科技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外国风投创造了巨大的盈利想象空间。
良好且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持续扩大的对外开放政策、超大的市场规模、强韧的产业链和完整的供应链,所有这些都让中国成为外资无法忽视、难以拒绝、宁愿“忤逆”美国意愿也要加大投入的目的地。
与某些国家奉行单边主义、本国优先不同,中国促进对外开放的决心未变,拥抱多边主义、致力于共同发展的初心未改,中国的商业机遇依然广阔如一片蓝海。因此,美方的政治操弄并不妨碍国际投资者通过多种方式投资中国企业,分享中国发展红利,跟风放弃中国市场只会让自己蒙受损失。在这一点上,国际风投显然比美国政客清醒得多。(责任编辑:李小华 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