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成功访问中国。这不仅是他本人任内首次访华,也是近3年来访华的第一位七国集团领导人,更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欧洲领导人。因而,此访在西方世界引发不小的震动。在美国操弄下,西方舆论近年来反华声浪渐盛,“对华脱钩”杂音不断,朔尔茨为何能够顶住美国的压力,以及来自德国国内特别是联盟政府内部的压力坚持访问中国,并取得丰硕成果?
欧洲经济前景黯淡,对华经贸合作成“脱困”之匙
持续发酵的乌克兰危机,不仅导致欧洲安全局势急转直下,对俄制裁导致的能源危机、严重的通货膨胀,更令欧洲和德国企业、民众苦不堪言。不少德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开始在欧洲以外寻找机会,中国显然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在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拥有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此外,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且按照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报告,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总人口的50%。因此,大多数德国跨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目前,已有超过5000家德国企业在华发展。截至2021年,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额超过900亿欧元,2021年德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8.1%。本次随朔尔茨访华的商业代表团虽然仅由12家德国企业巨头组成,但事先报名参加的德国企业却多达100多家,可见其对华合作热忱之高。
朔尔茨访华也的确收获颇丰: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与空客公司签署了140架空客飞机的批量采购协议,总价值约170亿美元。随行的12家企业虽未公布具体合作细节,但从此前透露的信息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今年9月,巴斯夫在湛江建设的“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投产,项目总投资大约100亿欧元,成为巴斯夫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海外投资;大众集团计划投资约24亿欧元,使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中国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并控股,这也是大众40年来在中国最大的一笔单项投资;宝马集团也透露,将再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扩建其在沈阳的高压电池生产中心,扩大在中国的电池项目投入。相信这次成功访问,将助力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计划加快落地,并可能带来新的合作项目。
朔尔茨着力稳住中德关系中经贸合作这块“压舱石”,将极大稳定德国企业界的信心,帮助德国乃至欧洲经济早日渡过难关。
乌克兰危机复杂难解,中国斡旋努力备受瞩目
朔尔茨访华,经贸合作原本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但他5日返回德国后表示:“中德双方宣布,在乌克兰危机中不应该使用核武器,仅凭这一点就让整个(访华)行程变得值得。”新华社也在报道中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倡导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防止亚欧大陆出现核危机。这与朔尔茨的表态形成了呼应,证明中德双方在此方面的确达成了共识。另外,习近平主席还指出,中方支持德方、欧方为劝和促谈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自今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方始终本着客观公正态度,从乌克兰问题的历史经纬和是非曲直出发,站在和平一边,站在人道一边,呼吁停火止战,推动局势降温,积极劝和促谈,施以人道援手。中方先后提出缓解乌克兰人道危机的六点倡议和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先后多次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负责任的方式为降低危机的外溢影响、缓解危机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作出努力。中方也多次强调,欧洲安全应该由欧洲自己掌控,欧洲应该实行独立自主的安全政策,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国家应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展开实质性对话,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
朔尔茨着重强调中德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共识,显示出德方尊重、赞赏中国的客观中立立场以及为推动局势降温,推动劝和促谈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而中国倡导由欧洲主导构建自身安全架构,更是说到了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心里。德国希望进一步发挥中国的影响力,推动危机的早日解决。
多次被美国背后“捅刀”,欧洲迫切希望战略自主
中国与欧洲关系近来出现波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从中作梗。美国通过多层次的舆论宣传,将自己和欧洲塑造成拥有共同文化、意识形态与安全利益的共同体,将中国描述成整个西方社会的“共同敌人”,再加上美国在欧洲经营多年,培植出大批利益代言人,他们紧密配合美国的反华宣传,在欧洲大肆煽动反华情绪。这些因素导致欧洲在涉华问题上舆论环境日益恶化。但正如一位德国咨询公司负责人所说,朔尔茨作为德国领导人,要为国家长远发展计算,要为德国民众的切身利益考量,不可能像某些政客一样,一味靠打“反华牌”作秀博取政治私利。更重要的是,自诩为“盟友”的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向欧洲背后“捅刀”,也让欧洲的自主意识和愿望愈发强烈。
乌克兰危机实际上是美国推波助澜的结果,欧洲对此心知肚明;美国号召欧洲一起禁用俄罗斯能源后,却以四倍于国内售价的价格将天然气卖给欧洲,引得法国总统、财长怒批“不可接受”“绝不能允许美国以牺牲欧洲为代价建立经济主导地位”;美国意图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补贴国内生产,进一步掏空欧洲制造业,更是令朔尔茨和马克龙怒不可遏,威胁展开贸易报复。
美国这些行径,让欧洲逐渐明白,在美国人眼里“盟友”只不过是随意驱遣的“跟班”、可以任意收割的“韭菜”。因此,当美国国务院的高级官员发出“中资收购汉堡港股份将令美德关系面临颠覆性影响”的威胁后,德国政府依然为中资企业开了绿灯;尽管美国一遍遍敲打欧洲,要求其尽快与中国脱钩,但朔尔茨仍然多次表示,对华脱钩不是选项,并顶着压力来华访问。
中德领导人在举行会晤时,朔尔茨表示,德方愿同中方就双方立场不一致的问题交换意见,增进了解和互信,努力稳定、巩固和发展德中关系。世界需要一个多极化的格局,新兴国家的作用和影响值得重视,德方反对搞阵营对抗,政治家有必要为此负起责任。其中释放了两个鲜明信号:德国认同中方长期坚持的“求同存异”交往原则,愿意继续奉行多边主义,继续与中国加深双边合作;德方反对美国试图搞脱钩断链、打新冷战,并敲打国内某些“精神上的美国人”不要无底线随美起舞,要有政治操守。
有消息称,法国外长科隆纳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访问中国。若其最终成行,欧盟“双引擎”领导人接续访华,无疑将进一步强化欧盟内部对华务实派的声音,对反华杂音形成有效牵制,并同时意味着美国企图打造“反华朋友圈”、对华搞脱钩断链的阴谋几近破产。希望中欧双方能够借此机会继续扩大双边务实合作,推动中欧投资协定早日取得积极进展,推动欧洲安全局势早日转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责任编辑:乐水 宇馨 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