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吕蕴谋
5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法国巴黎,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本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的第三次国事访问。此访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为中法及中欧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法关系具有珍贵历史、独特价值和重要使命,双方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弘扬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开启中法关系下一个60年的新征程。可以说,弘扬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当前更显重要意义。
何谓中法建交精神?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1964年,世界正处于美苏冷战的分裂对抗阴云之下,国际治理举步维艰,世界和平也摇摇欲坠。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秉持着独立精神与务实原则,说服政府承认新中国。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布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并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中法突破冷战藩篱实现建交,不仅在两国外交意义上堪称是一次独立自主走符合自身利益道路的务实选择,对于世界而言更是开拓了一条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国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和平共处之路,具有重要双边与多边意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的前列,中法不断深入的务实合作也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由此可见,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一直都是中法关系最鲜明的特征,是中法建交精神的核心内涵。
为何弘扬中法建交精神?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重,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
具体而言,乌克兰危机、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延烧,不断呈现升级态势;世界经济巨轮正驶入“逆风期”,供应链分化、国际贸易纷争、国际投资分裂等多重因素叠加,主要经济体发展承压;多个地区安全形势持续恶化,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风险联动交织,新质、新域安全风险层出不穷;国际秩序逐渐失衡,多边组织或陷失能,2024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更是罕见以“多输”作为主题。
欧洲发展也面临多重压力。政治上,欧盟即将迎来欧洲议会选举及欧盟主要机构换届,饱受“选前躁动”所困,极右翼明显抬头,各派政治力量博弈空前激烈。一向作为欧洲一体化动力源的法德轴心逐渐失调,两国龃龉不断。经济上,欧洲经济复苏整体不及预期。近期,欧盟委员会发布经济预测,将欧元区2024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8%,并指出购买力下降、外部需求收缩、货币紧缩是经济增长的“拦路虎”。安全上,欧洲对于周边安全的“控局力”不断下滑,“被边缘化”风险不断上升。欧盟力推《国防工业战略》,呼吁进入“战时经济”,甚至认为“至暗时刻”即将到来。外交上,欧俄关系走向破裂,“特朗普2.0”阴云又持续笼罩跨大西洋关系,欧盟“战略自主”经受严重考验。
中法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法国也是欧盟当之无愧的政治大国。因此,无论对于世界还是欧洲,稳定的中法关系都是变局中的“稳定锚”,牵引和平与发展的“发动机”。弘扬中法建交精神,并注入更多时代内涵,对于解决世界和欧洲面临的发展和安全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弘扬中法建交精神?
弘扬中法建交精神,其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发展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的国际关系。中法、中欧都要从各自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以中法、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中法建交历史表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秉持务实精神,才能避免陷入“不属于自己的危机”,避免世界滑入“阵营对抗”。只要中欧互利合作,阵营对抗就搞不起来。
其二是推动相互理解,要求多形式、多渠道拓展人文交流。5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指出,中方决定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这是彰显中国对外开放决心的重要之举,为中欧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注入了“强心剂”。中法建交历史表明,只要平等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树立正确认识,实现合作共赢。
其三是高瞻远瞩,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当前,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打造“小院高墙”,试图拉起“技术围栏”,进行“脱钩断链”,在世界渲染冷战思维,扩大“假朋友圈”。应认识到,对抗不会带来安全,孤立也不会带来发展。长期看,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法应成为践行国际关系民主化,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真伙伴”。
其四是互利共赢,应认清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2023年,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法国在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中法经贸关系在中欧经贸合作中发挥了“领头羊”作用。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60年的中法友谊充分证明,选择繁荣才会有条件实现安定,选择互利才能更好地走向共赢。(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安全项目负责人)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