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刘晓伟
6月25日至27日,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在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甚嚣尘上、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的背景下,中国依然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持续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不仅与以“开放合作”等为内核的“达沃斯精神”高度一致,也是托举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世界经济正处在十字路口
尽管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已经降低,但增长前景依旧不乐观。地缘政治局势和大国竞争一再恶化全球经济运行环境,政治和安全逻辑甚至超越经济和效率原则,成为特定行业企业决策布局的主导因素,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受到抑制。
一方面,美西方国家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不断增大“两个平行市场”风险。继5月中旬美国宣布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后,欧盟于6月发表声明,称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结合最近美欧在全球范围内大肆宣扬中国“产能过剩论”,不难发现,美欧联手打击中国绿色产业主导地位的“司马昭之心”。然而,美欧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接续升级贸易保护主义的举动,违背了国际产业分工规律,严重损害全球贸易和投资进程,拖累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步伐。
另一方面,全球治理赤字不断加剧,亟需大国协调合作。百年变局下全球发展动能不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公共产品、生产分工、数字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矛盾更加激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债务风险加大并引发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面对重重挑战,主要经济体只有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效能,共同致力于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提升世界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推动世界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未来经济增长需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加速推进,有力推动全球经济的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日益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数字经济因其技术特征和市场特点而具有全球化的天然属性。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国际分工的结果,例如半导体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壮大就得益于全球化分工。随着数字技术应用场景的大幅拓展,全球互联互通成为必然趋势。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只有加强绿色国际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转型,才能建立惠及全球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和绿色治理体系。但当前的治理体系却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碎片化趋势,欠缺共识和协调,不符合全球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的客观需求,对未来增长形成限制。
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有助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百年变局以前所未有的烈度向纵深演化,大国博弈动摇多边主义基础,经济全球化原有模式遭遇挑战,“去全球化”“慢全球化”“再全球化”“半全球化”等论调不绝于耳。与此同时,“全球南方”的快速崛起和科技变革的持续推进,成为经济全球化转型的主要动力。习近平主席在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历史趋势和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大主张,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赋予经济全球化开放、包容、普惠、均衡、共赢等价值内涵,即全球化的转型在理念上应该更加注重开放包容,方向上应该更加注重普惠平衡,效应上应该更加注重公正共赢。
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持续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坚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和稳定力量。对外,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率先批准RCEP,积极申请加入CPTTP和DEPA。对内,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并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中国还通过筹办进博会、数贸会和链博会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等方式,切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发展。
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不仅是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培育未来经济增长新前沿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霸权和安全药方难以破解世界经济困境,全球性问题更不能以“去全球化”的方式解决。国际社会只有超越地缘政治竞争藩篱,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加强多双边对话、协调与合作,方能刺激全球经济发展潜力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使世界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出来。(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