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孙强 雷欣悦
6月24日,胡友平在苏州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发现有人持刀行凶,为保护日籍妇幼,她奋不顾身上前阻拦,被犯罪嫌疑人连捅数刀,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7月2日,胡友平被授予“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胡友平的见义勇为事迹一度登上热搜榜榜首,从政府到民间,从国内到国外,都对她的英勇行为给予高度评价。她的行为,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民族的骄傲。她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见义勇为、匡扶正义都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
胡友平的义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诠释。明知犯罪嫌疑人有刀,她却没有一点犹豫,明知可能会丧命,她的行动却不曾迟疑。即使预料到后果的不可控性和严重性,她还是站了出来,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替受害者挡了一刀又一刀。胡友平直面生死,阻止恶行,扶弱救危,以平凡之躯行英雄之举,保护了同胞和外国友人的生命安全,为弘扬社会正气树立了标杆。她心中的大爱与责任,如大旱过后的甘霖,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给人带来希望,不断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正义、善良和勇敢的共鸣。
除此之外,政府的大力表彰、公众的自发哀悼、媒体的广泛宣传、法律的坚决严惩以及后续对胡友平家属的关怀和对社会治安工作的完善,共同构建了“除暴安良”的社会氛围,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犯罪的零容忍、对善行的推崇,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传播了正能量。
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为零,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良善之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博爱的优秀传统,从古代儒家思想宣扬的“仁爱”,到近代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再到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激励着无数“胡友平”去践行这种美德,去传递这种精神。
胡友平舍己为人的行为、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国人共同价值追求的生动体现。她的行为和随之而来的各方回应,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勇毅和无私,也反映了社会的正义和善良。英雄已逝,精神长存。让我们以胡友平为榜样,继续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推动社会风气的向善向好,为构建和谐、安全的社会贡献一己之力。
编审:蒋新宇 唐华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