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王萌
7月27日至31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对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这是梅洛尼任内首次访华,也是新一届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主席等系列选举以来,欧洲国家领导人的首次中国之行,可谓意义特殊。
今年是中意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但中意关系并未如预期的那样顺利。今年5月,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意大利提议对中国产品加收关税。6月,意大利企业与“意大利制造”部长乌尔索表示赞同欧盟委员会拟于 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关税的决定。
在中意关系紧张氛围加剧的背景下,梅洛尼访华意在释放友善信号,修复中意关系。梅洛尼作为极右翼政党领导人,曾多次发表“对华强硬”言论,特别是在贸易、人权和地缘政治议题上,梅洛尼明显更强调保护主义和西方价值观。不过,此次访问,梅洛尼选择的时间节点极为特殊——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之后。一方面,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协调平台,其议题与决议无不带有鲜明的西方色彩。本次峰会上,美国操纵七国集团重点探讨了中国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所谓的“不正当竞争”问题,企图借此对中国施压,而对于东道主意大利最为关切的难民问题却关注不够。在峰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梅洛尼宣布已着手筹备访华事宜,并表示“期望与中国保持沟通”,这一行为展现出意大利从战略高度上继续发展中意关系的政治意愿,也反映了意大利不愿继续受美西方单一声音的束缚,转而谋求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胜利召开,不仅在国内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关注。全会传递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梅洛尼选择此时访华,表明意大利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充分认识到与中国保持紧密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并对未来中意关系发展持积极态度。
梅洛尼希望通过此访,重塑双边合作新局面,为意大利寻求经济增长新机遇。经济合作是梅洛尼访华的核心议题。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意大利则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数据显示,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5年内,意大利对华出口增长了一倍,中意双边贸易额增长了42%,2022年更是达到了739亿美元,而在其宣布不再延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后,中意双边贸易额下降了7%。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而意大利作为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制造业强国,在高端制造、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与中国具有广阔合作空间。
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受邀访问意大利,双方共同召开了中意经济合作会议。会上,意方高度评价中国的市场潜力,表达希望意大利商品能够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为中方企业提供投资便利以及增加直飞航班以促进人员交流的强烈愿望。7月初,乌尔索在访华期间明确表示,意大利渴望与中国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并认为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步入一个“更加重要”的新阶段。
梅洛尼此行率领包括汽车在内的多个行业代表,目的在于深化中意经贸合作,特别是大力推动中国汽车企业进入意大利市场。在中意商业论坛上,双方设立汽车行业专题讨论,深入探讨两国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合作机会。此外,意大利多家公司受邀参加中意商务论坛,显示出意大利各行业对发展对华经贸关系的强烈意愿。
梅洛尼此访推动了中意关系进一步深化。政治层面,中意双方愿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推动双边关系朝着更加成熟稳定方向发展;经济层面,中意计划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并在船舶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强合作;人文交流层面,中意双方拟以纪念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影视、艺术等领域交流。7月28日,梅洛尼在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谈后,共同见证签署了工业、教育、环境保护、地理标志、食品安全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这标志着中意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并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更积极预期。7月29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梅洛尼后,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开辟了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
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经历深刻调整,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遭受严峻挑战,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正面临经济增长疲软、财政赤字攀升、能源危机等多重挑战。梅洛尼访华,标志着意大利在国际关系中的战略再定位,其逻辑不仅在于提升中意政治互信、深化对华经贸合作,更在于平衡欧洲内部的对华政策分歧,增强意大利在欧盟乃至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可以说,梅洛尼访华,为中欧关系的稳定与中欧开展深入合作作出积极示范,中意合作对于推进不受外部势力干扰的中欧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各国相通、团结则共进,封闭、分裂则各退。从长远来看,作为欧洲重要经济体,中意合作的提质升级在为两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将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树立积极榜样,帮助中欧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寻求新的合作路径,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真正发挥“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的引领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审:蒋新宇 唐华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