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于乐荣 龚建艳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在实现脱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中国从一穷二白起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在脱贫事业上书写了人类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纵观75年新中国史,中国在扶贫、减贫、脱贫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可分为五个阶段:
新中国采取救济式扶贫措施(1949—1977年)
从1949年至1977年,中国采取了以保障生存为主的救济式扶贫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土地,从根本上消除了土地这一造成发展中国家农民贫困的制度因素。同时,国家还大力修路、架桥、兴修水利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此外,国家还建立合作医疗体系,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有学者估计,在1949年至1977年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80%下降到50%左右。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
1978年至1985年,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以体制改革推动扶贫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农村经营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找到了新出路。
在这一阶段,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25亿,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从30.7%下降到14.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倍,农村人均粮食产量、棉花、油料、肉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显著增长。在此期间, 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降到1985年的78.3%, 下降幅度达近20个百分点。
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年)
1986年至2000年,中国进入了开发式扶贫阶段,这一阶段的扶贫工作以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为驱动力,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成立了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并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使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显著减少。
同时,中国政府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从1986年到1993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减少到8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到2000年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基本实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8000万下降到3209万,贫困发生率减少到3.4%。
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2001-2012年)
2001年至2012年,中国扶贫工作进入综合性扶贫治理阶段,取得了显著成就。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颁布。这一阶段的扶贫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扶贫瞄准单位下移到村级,在全国范围内识别出14.8万个贫困村,并实施了“整村推进”村级扶贫开发规划。2005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发展经济放在农村建设的首位, 强调了“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在此发展战略指导下,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村贫困人口的负担,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
在这些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下,2012年的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到了2000年的2.43倍, 基本解决了全体人民的温饱问题。在这一阶段,中国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的保障。2010年至2012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近67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7.2%下降到10.2%。
脱贫攻坚阶段(2013—2020年)
2013年至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阶段。这一阶段的扶贫工作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成就。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出台,明确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2013年《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发布;2014年“精准扶贫”“区域开发”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扶贫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其中包含101条具体举措, 明确了中央国家机关76个有关部门的任务分工;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是将精准脱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
党和人民经过八年的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数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不仅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也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作者工作单位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