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10月22日-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是金砖合作机制在今年初实现历史性扩员后首次在世界舞台上亮相。对于已走过18年发展历程的金砖合作机制而言,2024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今年1月,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5国正式成为金砖国家,金砖成员国数量由5个增至10个。自此,金砖合作机制正式步入“大金砖合作”时代。
金砖合作机制的扩员具有划时代意义。目前,金砖国家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6%,经济总量占全球的38%,均超过七国集团和欧盟。这意味着金砖合作机制在贸易、金融、矿产、原油、粮食等领域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然而,扩员后的金砖合作机制也引起了西方的猜忌。2023年,欧洲议会曾发布文件,“建议”欧盟提防金砖国家集团取代现有的国际组织。其实,西方的猜疑源于对金砖合作机制的误解。虽然“金砖”是一个“非西方”的机制,但它并非为了“反西方”而设立。金砖合作机制从未寻求与西方对抗,更不打算推翻现行国际秩序另起炉灶。18年来,金砖合作机制一直致力于代表并整合全球南方力量与西方进行平等对话,为全球南方国家发声发力。
自成立以来,金砖合作机制始终秉持“开放、合作、包容、共赢”的初心,努力促进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2017年习近平主席指出:“金砖合作是一个创新,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金砖合作机制的不断扩员标志着金砖理念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同,同时也折射出全球南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
“全球南方”泛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这一概念不仅是地理的划分,也是一种政治符号。它代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主张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和经济振兴,推动全球秩序向包容并蓄、和谐共生方向演进。自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主导着国际话语权。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了迅速提升,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全球南方国家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利益多元,尚未形成有组织的机制。这一现状导致了全球南方国家在表达自身诉求时难以形成合力。因此,金砖合作机制的成长与壮大,体现了全球南方国家对更加公正公平国际秩序的强烈渴求。
近年来,金砖合作机制不负众望,通过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对话交流、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不仅主动设立新开发银行,搭建应急储备,积极建立新工业伙伴关系创新基地,还设立了科技园、农业研究平台、数字公共产品平台以及绿色旅游联盟等一系列合作机构和平台。同时,“金砖+”模式为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合作开辟了新路径。2017年,中国在厦门金砖峰会上首次提出“金砖+”合作模式,允许金砖国家邀请非成员国参与峰会,探讨共同关心的全球性议题和区域合作问题。“金砖+”模式扩大了金砖国家在全球南方的“朋友圈”,助力金砖合作机制成为团结和协调全球南方的核心平台,为 “大金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南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特别是某些西方国家鼓吹的“脱钩断链”,使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金砖合作机制立足于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利益,通过“金砖+”模式和持续扩员,探索出一条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的新路径,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了新动能。
编审:蒋新宇 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