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中国网首页 | 观点中国
 
 

【中国网评】以“网”架桥,让文明相遇

2024-11-27 来源:中国网 作者:孙强 雷欣悦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孙强 雷欣悦 

文化交流互鉴,是人类超越隔阂、走向共生的必由之路,对促进全球和平、发展和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举行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文化交流互鉴论坛为这一主题搭建了一个生动的舞台。在江南水乡的静谧与网络世界的跃动之间,来自全球的网络文化领域专家、思想先锋、文化传播者汇聚一堂,聚焦“促进网络文化交流互鉴 推动世界文明繁荣发展”主题,共同探讨以“网”架桥,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的路径与方法。

网络为世界安装了“信息大桥”,以“网”架桥,不同的文化不再因地理的阻隔而沉默,而是在虚拟空间中畅快相遇。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对话中闪耀,理解与共识的光芒越过屏幕,照亮了每个人心中的世界。互联网不仅为文化的传递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全球文明的互学互鉴带来了无限可能。它让不同文明的精髓在“无声的风中”竞相绽放,为个体与社会提供了无尽的精神滋养与无边的想象力,为推进互联网健康发展、增进民众文化福祉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在这片数字化的土壤中,中华文化的风采愈发鲜明。本次论坛发布了《2024中华文化符号国际传播指数(CSIC)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华文化在全球传播的新动向新特征,首次构建了涵盖六大领域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符号矩阵,并评选出“2024年度数字文化十大IP”,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穿越古今的蓬勃力量——那是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与活力,是它在开放与交流中不断超越自我的姿态。

网络文化交流互鉴,不仅是一个共享美好的过程,也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挑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大幅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科技的迅猛发展如洪流般推动人类前行,但也让我们在繁荣中感受到阵阵暗涌:隐私泄露的忧虑未消,跨文化表达的壁垒犹在,甚至有强势文化试图挤压他者的生存空间。应对这些新的安全挑战、构建新的治理秩序,不仅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议题,也是本次论坛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

网络空间共治共享是互联网发展不可逆的趋势。一方面,网络文化交流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渠道和更深入的合作机会,使各国能够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抵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跨国界的文化分享和思想交流有助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从微观层面看,网络文化交流不仅能够为个体提供不同的文化体验,还能带来更为广阔的视野,帮助个体拓宽思路、明确方向。这种开放平等的网络交流环境蕴藏着诸多机遇,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更广阔、更创新的世界。

促进全球优秀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交流与互鉴,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加强协作,共同制定并遵循国际互联网治理规则,同时尊重并保护文化多样性。有关文化机构与企业需发挥其专长,利用数字化技术革新文化传播方式,提高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广大专家学者应深入探讨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与实践,为文化交流提供智慧支持。同时,每一位网民应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辨别并抵制虚假信息,成为传播正能量和促进文明交流的积极分子。论坛在乌镇落下帷幕,但它点燃的文化共融之火,却将在世界各地延续燃烧。网络是桥,是纽带,是让全球文化彼此交融的通道。愿它带来一个新的春天,让不同文明的智慧在碰撞中交织、升华,推动人类迈向更辉煌、更灿烂的未来。  

编审:蒋新宇 高霈宁 张艳玲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