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中国网首页 | 观点中国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中国网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美国正遭受反噬之苦

2025-04-18 来源:中国网 作者:孙立鹏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孙立鹏 

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低调修改税则,豁免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高额关税。随后,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为代表的官员又予以否认,强调“关税只是被转移到其他不同征税类别之中”。

4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联邦公报,宣布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232条款,已经在4月1日对“半导体和药品的进口贸易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展开调查,意味着美国很可能在上述领域再次加征关税。

一会加征关税,一会又豁免,过后又宣布启动行业关税调查,美国贸易政策反反复复,进退失据,前景不明,已破坏了美国的经济信誉,在一意孤行挑起全球贸易战后,美国政府正遭受反噬之苦。

对全球多国加征“对等关税”只是威胁工具,之后的豁免操作是美国自救的必然之举。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统计,加征关税将让美国2025年经济减速1.05%,长期增长率损失0.6%,将PCE物价指数推高2.85%。皮尤调查显示,因关税引发的“经济表现”“可负担医疗”“通胀问题”,成为当前美国民众的核心关切。关税引发的经济表现不佳、民怨上升,导致特朗普的支持率一再下挫。为及时止损,挽救股市等资本市场信心,特朗普不得不采取关税豁免做法。

美国部分行业对进口依赖大,短期内难以寻到国内替代品,是美国政府实施豁免政策的根本原因。豁免行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及处理设备、半导体及电子元件、通讯及消费电子、存储设备及媒体、新能源及特殊器件。虽然美国对半导体行业再次发起“232调查”,但毕竟有了几个月的缓冲期,可以避免产业链的突然断裂和最终商品价格的飙升。 

事实上,美国发起半导体领域的“232调查”,表面显得强硬,实际上小心翼翼,很有“分寸感”。联邦公报指出,调查内容包括“美国国内生产能够满足需求的程度、他国供应链在满足美国需求方面的作用、当前的供应是否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等。美国“小心翼翼”的根本逻辑是,在长期制造业“空心化”造成产能不足、供应链生态不完整的背景下,如果调查结果是“美国摆脱不了对他国部分产品的依赖”,就还会考虑豁免等措施。一旦美国产能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就再次加征关税,以炫耀美国霸凌他国的经济实力。

从半导体“232调查”看,美国不仅审查“半导体传统芯片、尖端芯片、微电子产品组件”,还涵盖一系列衍生产品,包括半导体下游的制成品。这必然会带来多重影响:

对美国自身而言,无论未来依据232条款实施的关税是何种水平,都必然再次引发投资者恐慌和避险情绪升温,美国股市、债市、汇市将进入更长动荡期;对跨国企业而言,以苹果为代表的全球产业链布局企业,不得不加大对特朗普政府的游说力度,否则高额关税必然导致企业销售遇阻、成本飙升、产业生态系统遭破坏;对中国而言,在企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的传统芯片等领域,美国一定会通过高额关税保护国内市场,试图削弱中国科技企业盈利和研发投入能力,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关税高墙”阻挡不了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进程,反而加速美国经济的衰落和颓败,引发全球经贸秩序的“碎片化”。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应全面深刻反思,改弦易辙作出正确决定。“关税高墙”是被历史抛弃的产物,它不会提升美国福利,不会增加国民收入,更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只有坚持合作共赢、互利互惠,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