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玮是著名诗人、作家,画家,宗教与哲学博士,为“灵性文学”的发起人。19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诗歌小说随笔评论400余万字。作品入选多部选集,获世界华文著述奖小说第一名等各类文学奖项。曾就学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复旦大学作家班。1996年移居美国,获圣经文学研究博士学位。美国《OC》主编、《国际日报》文艺部主任、《世界华人作家》副主编、国际东西方研究学会研究员等。主要作品有诗集《歌中雅歌》、《以马内利》,长篇小说《世家美娟》《放逐伊甸》《红墙白玉兰》等。济南大学教授宋晓英就“灵性文学”的问题,与施玮进行了深入探讨。
施玮说:“我觉得小说的意义就在于其能够揭示人心中自己都没感受到的那种纯美,心底深处的复杂,这样才有意义。如果小说就像是重复一遍我的生活,是个原样照搬的纪录片,也许意义就不大。如果让人看到生活纪录背后的灵魂呼喊生命挣扎,是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的,那就有存在的必要。戴上“文学”这副眼镜,我再看自己的人生,全然不一样,像是显微镜、潜水镜;或者给人以想象的翅膀,超越生命单纯物质性的沉重,那才是有意趣的。我主张“灵性文学”,即希望文学给人以思想的翅膀,让人在重重重压的生活中飞翔起来,不被世界捆绑。我并不觉得“灵性文学”是脱离生活的,高高在上的,而是在这个生活之中,又不被这个生活所压制,甚至能够承载整个生命与生活飞起来的。”
“我觉得文学的意义的演变像绘画史一样,早期的绘画是写实主义,一定要画的很像;但当摄影作品有了,绘画肯定不如摄影形似。但是绘画讲求的是“神似”,也就是说要画里面的“精神”。印象派出来,光影之间他要表达意识的是是而非。发展到今天,即使是写实派的画家,他重视的也不再仅仅是“形似”。抽象派画家,其作品可能半天也看不出来画的是什么,但仔细端详,多重的意义就会在各人心中浮现出来,并让欣赏者借着情感的投射而参与创作。”
“我觉得社会历史评价立场上的文学评论,造成了作家对人物的类型化书写。特别是当代电视剧对人物谱系的简单归类,非要把某个人物归入一类,观众如此,评论家也如此。哪有一个人是那么简单的只拥有一种特性,或者突出一种主体人格?人是很复杂的,在多重关系中他要走向何方也不是他自己能够掌控的,而是被各种人物、势力所挤压所裹挟的。这个有点像我喜欢去漂流,漂流中任何一道弯曲任何一个大浪或任何一条溪流的冲击都会改变你的方向,在总的“往下飘”的趋势中你不断地在改变。哪怕碰上一小块石头,筏子或者小船的角度都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