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所谓“新常态”,就是不能再走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失衡结构、追求规模增速等粗放式发展的老路。“新常态”是对原有发展模式的纠偏。
“新常态”又可分“前新常态时期”和“后新常态时期”。所谓“前新常态时期”,就是痛苦的结构调整期,根据经验判断,顺利的话,整体上大约需要5年左右;“后新常态时期”就是新的正常常态期。
“前新常态”反映在增长速度上可能大体保持在7%左右。这将对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挑战。其中,反映在银行方面首先将是不良贷款的反弹。经过“前新常态”的阵痛,过渡到“后新常态”,一切又将归于正常。
回顾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四级分类账面一度高达30%。如果按五级分类,再加上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合并统计,甚至高达40%。不良贷款能快速下降到后来的一位数乃至1%以下,主要得力于:一是特殊政策扶持(如剥离1.3万亿不良贷款),二是商业银行改革,三是监管加强,四是金融环境改善,五是经济高速增长(平均10%左右)。由此获得了中国银行业的全面改观。
进入“新常态”后,上述五个条件之第一“特殊政策扶持”已不可能再出现,第二和第三没有发生变化,第四出现一些新情况,如房地产投资、融资平台、影子银行等,增加了金融环境的复杂性。第五“经济高速增长”态势将发生变化,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
第四、第五这两方面将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对“旧模式”下一些产业的调整,必然会产生一批新的不良贷款。例如钢贸行业,在长三角、珠三角部分地区,大量企业严重亏损、资金链断裂,银行由此产生的不良贷款普遍超过五成,地区整体不良率达2%左右,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
过去我曾将经济环境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称为“潮水现象”,意即经济涨潮时,不良贷款礁石被海水淹没,照样行船;经济退潮礁石暴露,不能行船。“新常态”从发展速度讲就是一种“理性退潮”,将会带来礁石(不良贷款)暴露;可能不同银行、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程度有所不同,但问题难以避免。这个“前新常态”过后,进入“后新常态”,即正常发展时期,银行资产质量还会重新恢复正常。
对此,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位,有一个清醒的判断,有必要的思想、物质准备。就国家层面讲,要把握好这种“新常态”的步骤与不良暴露程度的“度”,既要加快调整,又要顾及实体经济与银行承受能力。要处理好利润、拨备、核销的“度”,尽量做到大体平衡。就银行长远讲,这种状况今后还会周期性出现,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加强监管,提高宏观预判能力,从哲学上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要学会逆向思维,善于两面看问题,防止盲目跟风,防止羊群效应;资产在不同行业的摆布要大致平衡,如同股票市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样,银行贷款也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