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英中国> 观世界

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思想

发布时间: 2014-11-27 11:39:51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作者: 何亚非  |  责任编辑: 毅鸥

  最近,习近平主席主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北京峰会,又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连续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思想,并且提出不少中国方案,践行这些思想,在世界舞台中心发出了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首先是“上善若水”“同舟共济”的思想。在全球化加速发展、各国利益日益融合的今天,国际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需要我们以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所阐述的那样,在对外交往中倡导利益交融、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当前特别要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共同破解难题。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缓慢,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增长普遍好于发达国家,但也面临经济转型的困难。如今的世界已经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如何共渡难关,需要在经济、金融等宏观政策方面加强沟通与协调,不能相互踩脚。这种精神不仅APEC需要,欧元区和欧盟也需要,以G20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更有需要。G20制定全面增长战略,确立未来5年在现有政策水平上额外增长2%的目标就集中体现这一思想。中国愿意做出表率,起带头作用,已向G20递交了多达134项政策措施的增长战略,也明确表示愿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绘制了改革的路线图,核心是创新发展,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中国希望各国都在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上下功夫,推动全球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是“开放、包容、透明”的思想。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向各国人民展现美好的远景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中国梦与亚太梦,与世界梦相通,梦想比翼双飞。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并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手,结成心心相印的利益共同体。

  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要坚定不移的维护,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要坚决反对,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要精心构建,惠及各国的全球大市场要全力培育。

  以中国为例,2000年至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分别从4742亿和9亿美元增长到46985亿和900多亿美元。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迅猛发展同步向前推进,与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也是同步发展。中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样,是全球开放型经济的受益者。

  我们通过自身经历深深感受到,全球经济唯有开放才能做大市场和规模,才能创造增长的机会。这对各国都有利。反之,各自为政、搞小圈子、在自贸区谈判中刻意排挤某个国家等等,只会破坏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制约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正是站在“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战略高度对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所作的顶层设计,开放和包容性很强。中国提出的一个接一个的方案,透明度很高,涵盖政治、经济、投资、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互连互通与深度合作,毫无藏着掖着的内容。

  中国深度融入国际体系,已加入300多个国际条约,是主要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G20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2008年11月初,中国率先推出4万亿刺激经济措施,其他国家随后跟进。2009年4月初,中国带头决定购买不少于50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券,扩大了货币基金救助资金的盘子。同年秋天G20美国匹兹堡峰会上,G20领导人决定由G20取代八国集团加五国(G8+5),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中国进入全球经济治理核心圈。G20成员国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一起,形成中国全球政治、安全、经济制度性权力。

  中国不久前与20个国家一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又在APEC北京峰会宣布成立丝绸之路基金,初始资金加起来共有900亿美元。2014年7月,金砖五国在巴西举行峰会期间,决定设立金砖五国的开发银行,启动资金500亿美元,同时设立应急储备安排1000亿美元。

  这些都是中国从开放、包容、透明的思想出发在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顶层设计下所做的具体贡献。万丈高楼平地起。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访问蒙古时所说,中国发展了,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因为我们明白,只有共同富裕才能有中国的持久发展,而中国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去年超27%),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做出贡献。

  再就是“平等、公平、公正”的思想。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低迷深刻揭示了全球治理领域的缺陷,以及改革治理机制和体系的必要性、紧迫性。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的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我们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全力推动改革,争取治理机制与体系更加平等、公平和公正。

  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已度过70个春秋。那时,44个国家主要以西方国家为主体建立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是历史使然,也为70年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努力,有其功劳。然而,近几十年来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时代呼唤大变革,需要大思路。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需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给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平等的发言权、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规则。

  还是以中国为例子。2013和2014年,三分之一的中国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均GDP将超过一万美元。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将进口逾17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将有6亿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如此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不仅改变着中国,使中国人民受益,也将惠及中国的贸易投资伙伴,惠及世界各国人民,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许多发展中国家有着同样的利好“故事”。难道我们还要延续过去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的规则、机会和发言权吗?

  我们知道,改革永远是艰难的,但它是符合各国长远利益的,也是克服时艰的唯一出路。2009年G20领导人达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调整方案,5年了,还“只听楼梯响,不见下楼人”,没有得到落实,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全球治理机制调整的艰难。但是,再难也要向前推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同样,国际货币体系逐步调整也势在必行。比如,人民币应该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的组成部分。又比如,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大宗商品定价和交易货币应该逐步实行多元化。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补充和有益组成部分,各种区域性银行和基金安排应受到鼓励和支持。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摆脱地缘政治的“零和”思维方式,真正从全球共同体的视野来观察分析世界的变化和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各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