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英中国> 头条新闻

姚洋:中国经济7%增长十年,完全可能

发布时间: 2015-01-22 14:41:24  |  来源: 环球时报  |  作者: 姚洋  |  责任编辑: 毅鸥

姚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我国2014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和早先各方的预测一致,2014年全年GDP总量的增长速度为7.4%,为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多数机构和经济学家预测,今年GDP的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进入7.1-7.2%的区间。

增速放缓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浅层次来看,它是本届政府对2008年至2010年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进行回调的结果。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央政府果断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计划,稳定了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同时也极大地推高了整个经济的金融杠杆率,造成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引起社会上普通民众的不满。

本届政府上台之后,把降低我国经济的金融杠杆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因此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对于稳定房价、控制金融杠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经济增长速度的微弱下调换取了结构调整的成果。

从更深层次来看,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是我国经济结构自身变化的结果。过去十余年见证了我国工业化的高潮,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第二产业的快速扩张。如果没有全球金融危机,这个高潮可能会持续到2015年左右;但是,金融危机大大降低了国外市场对我国工业产品的需求,我国的工业化高潮提前结束了。上一轮财政和货币刺激计划稳定了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对制造业的帮助有限,增长主要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

到2020年,中国经济将以内需为主

工业化高潮结束,为我国经济结构带来了一些正面变化。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被高储蓄和低消费所困扰,但2010年以后,消费占GDP的比重开始上升。外需增速下降激活了国内第三产业的发展,去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外需疲软、劳动力工资上升诱使大量企业内迁、劳动力回流中西部省份,地区差距缩小,从而改善了全国居民收入的分配状况。可以预期,这些趋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持续下去,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一个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同时也将成为世界产品的重要消费国。

结构转型是否一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下滑呢?一些成功经济体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高潮结束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下滑。比如,日本在1970年左右结束工业化高潮,但其后十几年的增长速度仍然维持在7%以上;韩国在1988年左右结束工业化高潮,其后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更是在8%以上。

回顾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工业化高潮结束之时正是它们的工业产品开始走向并主导世界的时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电子和汽车产品风靡世界;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波浪潮转移到韩国。

这背后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工业化为这两个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其二,工业化高潮结束之后,企业被迫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创新,以更高的质量和更好的产品替代产品的数量扩张。这正是我国目前发生的事情。市场观察者往往只注重对宏观数据的解读,而忽视了企业层面的变化。

2015年将比市场预测乐观

经过建国初期30年的艰苦积累和改革开放之后30年的再工业化过程,我国已经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实力,而全球危机之后的结构转型又迫使企业纷纷转型,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可以预计,未来10到20年,我国将成为承接韩国和日本电子和汽车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而且,互联网行业以及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突破口。由此观之,我国经济在未来十年里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从短期角度来看,2015年的增长前景可能也会比一般的市场预测乐观一些。一个原因是,本届政府对上届政府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回调已经基本结束,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积极信号,预计今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将比过去几年趋于宽松。

其次,房地产行业尽管还在回调之中,但希望的曙光已经出现,一些回调见底的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始显示复苏的迹象。全国除北、上、广、深之外的所有一线城市都已经取消限购,剩下这几个限购城市是否在今年取消限购,相信也在政策制定者的考量之中。

第三,国际经济形势可能比许多人想象得要乐观一些,特别是美国经济。由于油价的下降,美国的消费需求将有可观的增长,市场普遍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美国仍然扮演着世界经济的最终消费者角色;美国经济每增长1%,则世界经济增长0.2%。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中国将从美国的高经济增长中获益更多。综合这些因素,今年我国的GDP增长率和去年持平是可能的。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