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台港澳与国际关系研究室副主任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四个全面”具体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015年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仪式的讲话中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2015年两会,“四个全面”无疑将成为核心词,再次引发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
一、“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要解决温饱问题,更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全面进步的需要。
途径: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目的是释放社会活力,改革的基础是人才汇集和创新聚集。目前,中国最缺乏的不是资金、项目、平台,而是人才与思想。常常有人说,“培育人才不划算,因为培养一个走一个”;在西部省份,常有人抱怨,“西部最缺乏人才,但难以留住人才”。笔者认为,我们的人才观念要改变:“人才既是流动的,也是共享的。”人才需要什么?人才最在意“被需要”、“被尊重”,因此政府要在这两点上发力,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创新同样重要,我们有创新,但目前的问题是“渐进性创新”多,而“突破性创新”少,症结是知识产权问题,当知识得不到尊重,就没有人愿意长期坐冷板凳,进行学术创新了。
保障: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届政府非常重视文化的力量与制度的力量,当然两者功能的边界是清晰的,文化的核心功能主要是扬善的,制度的核心功能主要是惩恶的。我们不能指望文化去惩恶,也不能指望制度去扬善。文化是要人们有信仰,制度是要夯实社会底线,告诉人们什么是红线、不能触碰。
突破:从严治党。2011年,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四大考验”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是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今天,很多党员“缺钙”,面临“能力恐慌”问题,所以从严治党就是要让共产党员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工作要接地气、同群众交流要有底气,要做经得起时间考验、人们群众检验的伟大事业。
二、“四个全面”的热点问题
“四个全面”与“中国梦”:“中国梦”可以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种概括方式属于目标定位,即描绘了三个美好目标,但人们群众关心的问题是,通过什么路径去实现上述美好目标。最近,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由此,对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进行了高度概括,即国家有力量,国家才会富强;民族有希望,民族才会振兴;人们有信仰,人民才会幸福。
从“四个全面”到“四大激发”:“四个全面”要激发人民干劲、激发社会活力、激发国家正能量、激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欣赏与认同。“四大激发”如何落实:要注意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在今天的中国,既要讲民生,也要讲民主;既要讲维稳,也要讲维权;既要讲顶层设计,也要讲基层创新;既要讲无私奉献,也要讲合理待遇;既要讲中国经济新常态,也要挖掘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5年中国经济关键词:1、“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落实好,核心工作是找好突破口。就“一带一路”而言,我们要思考什么样的中国对丝路国家有吸引力,我们要超越“有什么卖什么、生产什么卖什么”的阶段,65个丝路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同时要逐渐摆脱对石油等稀缺性资源的依赖,增强中国城市的国际视野、品牌意识,增强中国企业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2、把新型城镇化战略落实好,要建设“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中国城镇化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土地面积增大的城镇化(解决土地问题),第二个阶段是人口数量增多的城镇化(解决户籍问题),第三个阶段是幸福指数增强的城镇化(解决归属与认同问题)。要避免中国城镇化发展出现规划失误与规划折腾的问题。3、把四个自贸区试验田政策落实好,核心工作要在“可复制、可推广”上做文章。自贸区不是一个凭借种种优惠取胜的“政策洼地”,其可复制的是体制机制,而不是优惠政策,其可推广的是思路做法,而不是投资项目。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