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金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了,在俞正声主席的报告中,浓墨重彩地总结了过去一年政协的外交工作,强调外交已经成为全国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十年前,毛泽东在谈到人民政协的任务时,将“协商国际问题”作为政协的第一项任务,表明人民政协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地位。第一届全国政协就设立了外交组,第二届至第六届设国际问题组,六届二次会议设外事工作组,1988年4月12日全国政协七届一次常委会决定设立外事委员会。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政协大力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不断巩固和扩大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上海、广东、杭州、扬州、温州等地政协纷纷成立了公共外交协会,人民政协的外交职能日益成熟和强化。
外交转型的产物
人民政协外交职能的强化,符合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时代外交发展的要求。在当今世界外交舞台上,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来自各国议会议员、商界精英、学界专家、媒体名嘴等各界人士发表关于外交事务的声音。从批评本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到评点他国内政外交事务,且不管他们的看法是对还是错,单就此种对外交事务积极参与的劲头就值得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扮演了“另一种声音”的角色,在客观上为一个国家的外交增加了更多的灵活性。越是全球化程度高的国家,国内舆论对于外交事务的声音越是碎片化,听到不同声音的也就概率越高。相反,越是孤立于全球化体系之外的国家,越在用一个统一的声音说话。
同时,此种外交中隐含内政的新型政策,在各国产生了两种倾向:一是各国的国内政治事务跨出国界,扩展到对外领域。传统上在国内代表不同的地区、民族、宗教、利益集团的议员们在外交上越来越活跃,各种有着海外利益的企业、组织和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开始在外交事务领域奔走呼号,成为外交关系领域中的一个活跃角色。二是国际政治国内化,来自远方的某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动荡,都会波及到一国内部,成为左右政治局势的重要因素。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可以令冰岛国家财政体系崩溃,令许多欧洲国家陷入捉襟见肘的债务危机。来自冰岛的火山灰,可以令无数航空公司关门歇业,波及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活。恐怖主义、地区安全、毒品问题、核扩散问题、气候变化、金融动荡,几乎所有的议题都已经分不清哪一个是国内问题,哪一个属于国际问题。
此种国际事务和国内事务的混合交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几乎所有国家机构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当今时代越来越成为一个外交化和“外交革命”的时代。置身于这场历史性变动中间的中国,随着自身卷入全球化程度的提升,也需要重新定位包括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等国家机构的外交角色,在传统上由中共中央领导、国务院和外交部执行外交政策的体制下,其他国家机构也的确到了应该着手考虑如何强化外交职能和增强服务外交大局的时候了。其中,相比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等国家机构,全国政协在参与外交事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可以在外交中大有作为。
政协的外交潜力
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在外交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全国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能够代表中国各个领域民众的国际观。目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八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等34个界别的人士组成,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体察民情重要渠道和桥梁。从全国政协发出的对国际问题的声音,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社会性。
其次,全国政协委员大多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具有很强的国际话语能力。尤其是工商联、侨联、科技界、社会科学界、经济界、对外友好界、体育界、教育界等界别的政协委员,基本上都有着广泛的国际业务联系,对国际问题和涉外事务非常熟悉,他们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尤其值得重视。由他们代表中国社会各界参与外交事务,在国际问题上表达全国政协的声音,不仅有着实际的可行性,而且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再次,全国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也是参与外交事务的优势之一。根据中国人民政协组织法,全国政协具有政治协商职能,可以就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全国政协具有民主监督职能,有权对中共中央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全国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有权对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等。凭借这些职能,政协机关只要敢于发出声音,善于发出声音,完全可以在外交事务中大有作为。
此外,全国政协已经在国内事务中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而有效的工作方式,这些工作方式也完全可以拓展到外交事务领域。比如全国政协的各种会议制度,可以成为讨论外交事务和国际问题的重要平台。全国政协的提案制度,可以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向外交部门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有效机制。全国政协的视察制度,可以成为政协委员了解外交情况、检查外交工作、研究外交问题、讨论外交事务和实行外交建言的重要途径。全国政协的专题调研制度以各专门委员会为依托,以课题为纽带,联合、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围绕国家外交的中心工作,有重点地进行调查研究,完全能够提出切实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及时地反映社会的事实情况和群众的意见呼声,为中央把握形势、正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并推动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政协比其他国家机构在参与外交事务上有着更大的可行性。
政协的第四项职能
传统上,人民政协承担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主要职能,但随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人民外交应该成为人民政协的第四项职能。随着中国与世界互动程度的不断加深,协商国际问题不能总是由中国人自己来协商,还需要广泛吸纳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共同协商,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很多重大政策和规划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社会贤达的协商,应该逐步将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的国际友人吸引进入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仅应该中国人民自己协商的统一战线组织,更应该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协商的统一战线组织。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民政协应该成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的桥梁和纽带。随着中国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人民政协应该通过制度创新,把人民外交作为全国政协的第四项职能,将人民政协建成亚洲的政协、世界的政协,不断开创协商外交的广阔空间。近年来,全国政协致力于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参与外交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9年底,全国政协已经同128个国家的236个机构和13个国际或区域性组织建立了友好关系。在今后的实践中,只要准确定位、创新机制、大胆探索,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既能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特色和优势,又能更好服务国家外交的道路来。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