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刘晓光 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

全方位创新:
用新命换老命

刘晓光

我们正处在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换的十字路口,我们不可能都去做网络经济,但若不能抓住网络平台发展传统经济的机会,将会输得很惨。
 
抉择思变
一定要抓住今天的机会,但若模式不改变,思想不改变,依然沿着原路走,相信一个地产、一个基建、一个金融,将难以在老命中寻求生存,因为我们只有创造新的领域,才能赢得未来。

前段时间排名第60位的一个央企发生了贷款的逾期,逾期400多亿元,这件事非同一般,因为它透露出银行开始吃紧的迹象。现在我们看到不是小企业面临的倒闭或者下沉的问题,要知道很多大中型企业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像海尔的张瑞敏等都在研究该如何应对此类问题。

在参见法国总统特使的航班上,坐在我旁边的是前中国证券界的元老尉文渊,尉文渊投资了华锐风电,以前这样的投资能达到100多倍的收益,但受新经济形势的影响,收益早已不如从前。过去将发电卖给电网,但电网却一直拖欠资金,现在他在工厂里安装一种特殊的风电板,据说这种方法发的电可直接使用,再把电直接卖给工厂和写字楼,目前此种发电方法还有一套专利,尉文渊认为这样的发展方式将会走得更远。

简单回顾首创的发展历程,从1995年至今也将近20年了,其间经历了很多阶段才走到今天,我们的业务涵盖地产、金融、基础设施投资、农业、环保等几大产业。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一旦地产发生了震荡,其他产业也会随之发生些许震荡。20年来,作为传统投资者,我们依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爆发性的投资或从收益角度来说,我们也的确失去了很多机会。我认为如果今天我们再丧失机会的话,必将是一个遗憾。所以一定要抓住今天的机会,但若模式不改变,思想不改变,依然沿着原路走,相信一个地产、一个基建、一个金融,将难以在老命中寻求生存,因为我们只有创造新的领域,才能赢得未来。

面临选择
如果我们不变更模式,不能真正做到与新经济的结合,将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届时将被别人挤出现有的位置,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今天,我们正处在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换的十字路口,但我们不可能都去做网络经济,因为网络经济仿佛都是在空中做生意,他们有市场化的经验。而我们则身处地上,但若不能抓住网络平台发展传统经济的机会,将会输得很惨。客观来讲,我们的基建和环保都做得不错,属于长线稳定的回报,在地产方面却盈利甚微,此外金融也是有一个互补的因素,所以从我个人来说,确实感到茫然。我们徘徊在十字路口,如果没有创新工具,不知下一步将会做到何种程度。

    简单地说,如果我们不变更模式,不能真正做到与新经济的结合,将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届时将被别人挤出现有的位置,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就像海尔张瑞敏曾坦言,如果不创新,海尔或许在一两年内不复存在,同样宗庆后也在研究,这些企业都是做产业的。阿里巴巴这次上市筹得2千多亿元,马云下一步将会进军电影、足球、物流,围绕阿里最核心的产业——物流和大健康产业,他做的是大产业链、产业圈。

思考未来
关于未来,互联网和新技术必将非常重要,但新经济不仅仅是互联网,还有人工、智能、抗衰老、生物制药、转基因,仿真等。对此我们应扩充视野,把握最超前的东西。

    一本名为《奇点临近》的书,描述了2045年世界是怎样一番景象,告诉人们一定要认识未来、漫游未来,把握现在,只有知道未来的概念,才会明晰企业的方向与发展变化。未来的10年、30年、50年、70年,这个社会的改革将为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思想的启迪,新的变化。

    关于未来,互联网和新技术必将非常重要,但新经济不仅仅是互联网,还有人工、智能、抗衰老、生物制药、转基因,仿真等。对此我们应扩充视野,把握最超前的东西。

    每年的演讲者都在论坛上演示并展示着,他们想让大家知道未来有什么,比如你可知道现在的机器人已具备了性功能的条件,有的甚至已达到8岁孩童的智能条件。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对大家有一个启发,那就是不能总是处在一个老的经济模式上,仅仅在一个老的商业模式中行走,而是要扩展我们的视野。又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所有的发动机都不是自己制造的,因为我们没有独立的技术,每生产一台发动机用的都是人家的技术,飞机更是如此,而中国坦克的技术也都是发动机的问题。

积极谋变
实际上,我们到底该如何开动脑筋利用互联网,面向新经济实现投资方向、投资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传统经济怎么与新经济结合,核心内容是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影响,以及传统经济如何介入互联网的发展,丁健讲的观点大家听了肯定会有启发:

第一,互联网经济中“眼球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互联网本质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解决“我是谁、我想知道什么、他是谁、我要帮助他和服务他什么、谁要帮助我和服务我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就是很具体的点对点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的渗透问题,阿里巴巴也好,百度搜索也好,都是把信息服务渗透到产品和生产投资、交易功能、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上。

第二,这个观点同样很有价值,未来很多价值会被重新构造起来,原来的产品或将重构,它将激发出更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同样重要的信息是企业的管理要创新了,将来企业需要更彻底的中介化,更大规模的去中心化。而企业管理得越精细,前景就会越差,下一步的管理是一种扁平式的管理,需要更加扁平化、更加智能化、更加点对点。就像现在百度做了人工智能中心,把四维、五维、六维的技术都用上了,所以一些大企业的生存可能会愈发艰难,相反,一些个人的微小企业或将变成大企业,比如马云的阿里巴巴、马化腾的腾讯原来都是小企业,一旦转换成平台企业,就会变成大企业。将来哪个小企业成了这个行业的平台,就将发展为大企业,而这个大企业只是一个点、一种产品或一个产业。过去是“资本+投机”或“资本+投资”,现在是“智慧+好的商业模式+人才”。对企业而言,下一步很多企业都是围绕构造行业的平台谋发展,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反复研究过这个观点,一定是“智慧+勤劳”打败“资本+投机”,财富分配会更加合理,社会也会更加稳定,无所不在的平台将改变人的生活品质和自由度,不管什么产业,包括我们地产都将会向知识型、反馈型、服务型的平台转换,简单的单线营销已不能解决问题,再依靠资本密集、广告营收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提出要用智慧的平台弥补资源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将来企业若能将低成本的制造和高科技的平台结合起来,想想我们的行业必将有新的发展。

第四,将来大企业和投资企业下一步该如何发展。一是要从心态上拥抱新经济,不要恐惧、不要抱怨;二是要学会弯道超车,抓住机会;三是要学会把聪明的恐龙变成雄鹰,企业发展更需要有合理的构架;四是一定要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一个面向整个行业的平台,相信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由此看来,我们需要利用互联网,尤其在投资、管理、销售上利用互联网。构造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地产商除了利用网上的营销外,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包括融资。实际上,我们到底该如何开动脑筋利用互联网,面向新经济实现投资方向、投资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人人贷目前的估值高达四十多亿,尽管目前相关平台的估值让人不解,但我们过去不理解的东西,到现在也理解了,而且是不得不去理解。在利用互联网平台迎接潮流方面,万科及很多企业都在与马云和马化腾合作。

硅谷精神
如果这些人在一起为一个梦想而努力、而拼命的话,那么这个产品一定是革命性和爆发性的,这样看来,我们必将与硅谷和斯坦福存在很大差距。

我们要向新经济学什么?他们又有什么精神?

总结硅谷和斯坦福的精神你会发现,有一些话总结得很好:“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奇迹,缺少的是相信奇迹发生的心”、“心有多大事业就可以做多大”、“硅谷最不缺想法,最具有挑战的是如何把一群天才聚集在一起,进而为一个梦想而努力”。当然,你得让自由之风吹进,让制度保证你取胜。

硅谷和斯坦福有齐全的薪酬体系、有结果导向灵活的考察工作制度、有按兴趣选择的功能、有舒适的办公室、免费的吃喝和娱乐设施、有健康的保证以及可允许员工带狗上班等优厚的办公条件,谁能拒绝这样的环境呢?

如果这些人在一起为一个梦想而努力、而拼命的话,那么这个产品一定是革命性和爆发性的,这样看来,我们必将与硅谷和斯坦福存在很大差距。

全方位创新
创新要研究未来,要有一个领先的商业模式,一个有创新的品牌战略,创新的产生、灵感、生活与工作彼此间存在很紧密的联系。

很多国际大企业都在认真思考全方位创新的问题。中国商学院的教授讲得很实在,他说创新一定要研究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降低成本创新、研发创新、供应链创新和产品创新。

我认为,创新要研究未来,要有一个领先的商业模式,一个有创新的品牌战略,创新的产生、灵感、生活与工作彼此间存在很紧密的联系,如果大型国企可以很好地解决创新问题,付诸实践后或将强于其他企业,因为大型国企拥有资源。现在大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样需要研究房地产和新经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问题。

(特别感谢:华本企业家俱乐部)

嘉宾介绍

刘晓光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联系邮箱:yio@china.org.cn
联系电话:010-8882805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