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巡视,扫荡过境
    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巡视20余天,秭归《县委办公室关于解决省委第六巡视组进驻秭归工作经费的请示》(秭办文〔2011158号)中显示,巡视组总共花费80万元。其中,烟酒两项耗费13万余元,外出考察费中旅游费12万余元。
天价巡视

事件概述

9月12日出版的财新网《新世纪》周刊一篇《巡视组的账单》披露中共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巡视秭归期间,耗费80余万元这一事件。

第二日,负责巡视组接待工作的秭归县委办公室回应称巡视组的开支费用为11万4490元,而县委办提交的申请解决80万工作经费的报告,是加入了县委办历年接待上级领导的费用。而回应中,并没有涉及给巡视组成员赠送高达11万3千多元的“礼品”一事,对于给巡视组相关领导购买手机,以及巡视组将平板电脑带走一事也没有解释。

由于秭归县目前的回应难以服众,因此批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而秭归也没有再就天价巡视事件作出回应。

媒体关注趋势

此事件发生在4月份,却由财新网于9月份曝光,而随后《新世纪》等商业网站把原文删除。

天价巡视事件的发生发展,商业网站和地方都市类媒体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随着财新网的曝光,四川新闻网连发数篇评论,把“巡视”形容成对国家级贫困县的“扫荡”。广州日报、大河报、齐鲁晚报、红网、地方商报也纷纷评论。南方都市报14日在社论的位置发文《政府处夹缝,80万接待账单成必然》,把矛头指向基层政府生存潜规则。从媒体分布上可以看出,对此事件给予关注的媒体大多集中在西南地区,这也客观反映了媒体报道的相关性原则。

相对于商业媒体和地方都市类媒体,综合性网站对地方事件的关注度较弱。只有中国之声《央广新闻》关于秭归回应的报道被广泛转载,推动了事件的传播,而报道内容也基本源于财新网曝出的账单和网友的议论。

舆情应对过程研究

此次湖北秭归县的舆情应对不够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其底气不足。

巡视组账单的曝光无疑是把秭归县政府推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秭归县政府解释是借由省委巡查的机会,把历年来的接待费用一并结算。这个理由足以解释如此巨大的差额,但同时给自己带来了违规操作的问题。对于给巡视组相关领导购买手机,以及巡视组将平板电脑带走一事也没有解释,也就变相承认了公款送礼的事实。

虽然秭归县委办公室就账单迅速做出回应,但是所有的解释已经无法圆满合理。而随后采取了消极应对,相关人员三缄其口,静待事件热度过去。

媒体评论摘要

说到底,80万接待费也不是那些会务组接待员出的,还不是一分一厘尽皆“取之于民”?所以,无论如何,只能以民生视角来审视这种公务接待。否则,《爱民十戒书》最多只能是地方政要的一个纸面上的书法作品,而难以真正印入公仆那颗本该“服务公众”而非“谄媚巡视”之心。在养肥了巡视组的嘴的官场生态下,就难以封住“芮成钢”那种可能张口就惹笑的嘴。这种可笑之处,或才是最可怖之处。[详细](李晓亮,观点中国)

“天价巡视”报道自然让秭归县面临巨大的压力,无论是为了向上级政府作出交代,还是为了应对舆论批评、展开危机公关,秭归县都是一定要作出回应的。然而正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秭归县的这个仓促而含混的回应,非但没能平息舆论的质疑,反而让人们更加困惑不解,甚而进一步坐实了人们对“天价巡视”事件的判断。如果拿不出合理的、经得起推敲的、真正令人信服的解释,仅凭目前的这个回应,秭归县对“天价巡视”事件的“澄清”,注定了只能是“李逵画眉毛———越描越黑”。秭归县以一个可笑的回应,进行了一场拙劣的危机公关,而自始至终都印证着“天价巡视”之可疑。[详细](潘洪其,《齐鲁晚报》)

对于今天的很多县域政府来说,他们宛如身处夹缝之中,既需要对上级耳提面命,又直接面对民众纠纷的直接冲击;既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应对地方G D P锦标赛,又需要做好本地社会的稳定工作。巡视组的到来,或许会带来一笔数额不小的开支,但更重要的却是带来一次“争取优惠政策”的机遇。因此,在基层政府的逻辑中,在本地发展的大局下,以及官员升迁的激励下,80万接待费是合情合理的,它既不与那些有关接待费的繁琐规定相悖,也与《爱民十戒书》中宣扬的“人民公仆需谨慎,执政为民是灵魂”相一致。(社论,《南方都市报》)

舆情点评

从根本上说,由于湖北秭归的天价巡视事件情况属实,证据确凿,因此无论如何应对,都改变不了其违法违规的事实。随着媒体介入,湖北纪委也开始调查此事。

这是一起典型的“媒治”事件。由媒体曝光、传播和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媒治”的治理模式是领导看到了媒体报道,然后作批示要求处理,以自上而下的领导权威让问题得以解决。许多地方问题的解决有强烈的媒体依赖症,只有事件引起强烈的舆论关注时地方部门才会启动问责制。

但是 “媒治”也有其不足之处,既追踪热点,转瞬即逝。倘若媒体没有继续追踪和深度报道,那么此事很容易就被公众淡忘,地方也会采用冷处理的方式。此时恰逢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地方展开,媒治能否健康持续下去,还面临着巨大考验。

透过现象看本质,天价巡视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基层政府为争取政策支持而顺从了“先放血”的潜规则,这并不是只依靠“媒治”的力量就能解决的,最终还是要依靠完善的法律。

(观点中国舆情编辑 张林)

天价巡视事件
四川新闻网:是巡视还是扫荡?
京华时报:有多少公款在“巡食”中流失
广州日报:就别再为难秭归县委办了
观点中国:巡视组的嘴与芮成钢的嘴
齐鲁晚报:“天价巡视”与拙劣的危机公关
新疆法制报社周基成: 权力是一种强大的社会能量,权力是很容易利益化的。当“巡视”也成为一种权力,那么,它本身就需要被监督;否则,“巡视”之行,就可能成为潇洒的“利益收割”之旅。这次秭归“巡视”事件,鸣响了一记小小的警钟。而任何的警钟都是为了避免丧钟。
Kobe陈一博-VC圈猎头: 湖北省委巡视组在贫困县秭归20余天: 喝了30件酒,抽了55条烟 购置两部手机10部平板电脑,包船游三峡 各项开支费用共计80.19万元 评: 屈原大夫赶紧来吧。
仙庄居士: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2010年秭归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3497元。巡视组约20天的开销,相当于200多名秭归农民全年收入的总和。
葛雪刚: 腐败呀!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坐经济舱上任!湖北省委巡视组赴宜昌市秭归县巡视,当地既有欢喜又有愁。欢喜的是有机会向上级领导反映问题并得到重视,发愁的则是巡视组各项开支费用共计80.19万元。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如何埋单?13个人,20余天,开销80多万元。
官不聊生: 如果这只是秭归的悲哀,全国人民都可以帮秭归;更为可悲的是,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是这样,让人可悲不起来啊。
记者陈诚: 湖北省纪委日前派人赴秭归调查省委巡视组花费80万一事——他们去了,估计吃得拿得更多。
    湖北秭归为巡视团买下80万巨额账单,曝光之后无法提供合理解释。对于秭归的舆情应对,你有什么看法?
中国网观点中国出品 | 责任编辑:张林 |电话:010-88828215 | 电子邮件:zhangl@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