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 会不会卷土重来
    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4%,绝大多数人认为2011年通胀情况较高。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6日(星期二)15时在梅地亚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副部长王军,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戴柏华将就“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谢旭人说,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分析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
高培勇
高培勇
    在以减税为重心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布局中,围绕增加财政支出的举措也将同时实施,从而构成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风景线。
通胀压力仍然不可低估
2012财政政策或加码
2012财政政策或加码
    从经济运行的趋势看,2012年全球经济减速,外需增速回落,促进内需增长是政策的导向。因此,在整体通胀水平不高的格局下,逆周期的积极财政政策将延续,部分领域的实际力度将有所加强。实际赤字规模的扩大使得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了更多的发挥余地,概括而言,可归结为“一延续”、“一恢复”、“一新增”。

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物价形势还比较严峻和复杂,物价上升的压力还比较大,实现物价稳定的基础并不牢固,对物价上涨仍需保持足够的警惕。这就需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统筹考虑国际和国内因素、短期和长期因素,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政策。

CPI反弹,通胀会否卷土重来

    消除通胀的货币因素,关键在于使得货币信贷投放流向实体经济、实体企业里,只要朝这个方向流动,就不惧怕货币信贷增加冲击物价。

宏调政策偏重适当调节

对今年抗通胀重任万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通胀高峰值已过去,但是引发通胀高企的基础仍然存在,经济增速放缓也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就一定减弱。

一降一升,“稳”字当头
    对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采取“高”定的方式,是合适的,也体现了“稳”字当头。调降经济增长速度、调高物价调控目标,看起来有些“悲观”,实质是主动作为,是用“稳”的方式“进”,用“稳”的手段寻找经济增长与物价调控的最佳结合点。目前的中国经济,既不能放弃速度,也不能放任物价,而必须两者兼顾、统筹协调。
“稳中求进”要多仰仗财政政策
    几年前,为应对突然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动用了强力的财政和货币手段保增长。经济增长势头稳住后,货币政策骤然转向防控由食品价格猛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现在通胀水平已趋稳。这在多大程度是货币政策手段的作用,多大程度上是市场供求规律发挥的作用,难下定论,可大起大落的货币政策给整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否认。

抑制通胀 做好长期准备

2012中国经济前低后高
2012中国经济前低后高
    由于通胀风险开始明显回落,实体经济走缓,进一步的货币政策放松也将是题中应有之义。“积极”财政政策与重新开始上升的政治经济周期,有望在2012年共振,这将使投资保持强劲增长。随着宏观政策放松逐步奏效和市场流动性有所改善,中国经济有望从二季度开始回升直至年底,从而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增长走势。

稳定物价 关切低收入群体的感受

     CPI涨幅成为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蔬菜和粮食是拉动本轮物价上涨的“主力”。在今年的两会上,控制物价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真正要解决物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还需要一个长期和艰苦的努力。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稳定住物价,就容易使涨价预期得以强化,进而引发恐慌性涨价。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见微者,知天下微 评

往期回顾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这是2005年以来,中国首次调低GDP增速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随着内地经济增速减缓,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减少,潜在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对今年我国的通胀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对抗通胀重任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网观点中国  |  编辑:毅 鸥
中国网专家博客  |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