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起半导体领域的“232调查”,表面显得强硬,实际上小心翼翼,很有“分寸感”。

习近平主席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球南方”国家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
作者:张玉环 2024-07-01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历史的重托,更是时代的召唤。当前国际关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仍突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张伟鹏 2024-06-28
历经四分之三个世纪的风雨考验,中波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历久弥新。相信杜达此次访华将为进一步加强中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供新动能,为中波传统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乐水 2024-06-27
哈贝克此访,意在稳定局面、避免中欧贸易摩擦升级,深化中德经贸联系,向外界释放出中德携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积极信号。
作者:刘晨 2024-06-26
“台独”分子代表不了台湾地区民众,必将被历史抛弃。台湾地区民众应避免与其为伍并坠入法网。
作者:彭韬 2024-06-25
中国希望通过夏季达沃斯论坛分享自身经验,推动世界经济实现普惠、均衡、可持续增长,与各方探讨更多有价值的前沿科技和理念。
作者:华章 2024-06-25
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不仅是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培育未来经济增长新前沿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
作者:刘晓伟 2024-06-24
中马双方相向而行,不仅有助于中马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和中马命运共同体构建,也将惠及中国—东盟关系的持续发展和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繁荣。
作者:杨丹志 2024-06-24
美国炮制散布谎言,阻挡不了中国向前发展的脚步,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齐心协力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
作者:赵文丹 2024-06-21
签证是外国游客来华的第一道门槛。中国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容,将极大简化外国游客的入境程序,为中国与世界带来双重利好。
作者:乐水 2024-06-20
国务院总理李强应邀访问澳大利亚,成果丰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作者:孙畅 2024-06-19
西方国家要中国承担会议“失败”的责任,不禁让人怀疑,某些国家煞费苦心攒的这个局,究竟是为和平而来,还是为了继续给自己编造谎言添火加柴?
作者:华章 2024-06-18
本次G7峰会议程不改抹黑中国的基调,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与“普惠、包容”的国际潮流背道而驰,注定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与认可。
作者:吕蕴谋 2024-06-18
从中新关系发展经验来看,推动中新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双边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新关系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作者:宁团辉 2024-06-17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国情现实和政治制度,分歧是难以避免的,但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是相通的。
作者:林铎 2024-06-14
美方这种明显的不合理补贴,欧方却置若罔闻,反而盯着中国电动汽车穷追猛打,是典型的“双标”行为。
作者:周密 2024-06-14
中欧关系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欧洲需要更多像朔尔茨这样的有识之士发出理性声音,拨开中欧关系的乌云,旗帜鲜明地对保护主义说“不”。
作者:乐水 2024-06-13
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能够来华旅行,亲眼看看真实的中国,以促进中外民众相知相近,从而为各国人民团结应对共同挑战集众智、聚合力。
作者:唐华 2024-06-12
中巴友谊历经时代风云检验仍坚如磐石,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典范,离不开两国领导人的政治引领。
作者:章节根 2024-06-11
中方认为和会应具备三个要素,即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否则和会难以为恢复和平发挥实质作用。
作者:韦进深 马伊辉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