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是对图书进行价值判断、评论的活动成果。它以客观认识为基础,以比较分析为手段,以书品鉴定为宗旨,以提高读者认识为目的。严肃认真的书评不是商业性的推销和主观好恶的宣泄,而是要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分析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评价其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机构之间搭建信息沟通交流的桥梁。它要超越个人浅层次的阅读感受,体现出对图书内涵的深度阐发。正如诗人余光中所主张的,高明的评论在于真知灼见,而不在于引经据典、文末加注、术语繁多、并附原文。但在实际创作中,一些书评却写成了读后感或读书笔记。这需要我们对它们进行细致区分,以提高文体辨识度。
书评和读后感都具有主观性,但它们有很大的不同。书评的写作思维是从“写得怎样”开始的,而读后感是以“写什么”为起点的。书评作者的所思所想必须要回到所评之书上来,以印证或向读者展示其感受的客观性、可靠性。读后感则是作者以书为由头来表现自我的人生感悟。此时的书已成为“感”的跳板和媒介。借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作者“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读书笔记也不是书评。读书笔记更偏重于对图书精彩内容的记录、整理,使读者对图书的内容加深记忆,并提供了简明、准确的信息索引。它是人们接受和积累知识较为普遍的阅读手段。读者通常采用摘要、抄录等方法来做读书笔记。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图书介绍与书评的区别。有学者从文体角度比较图书介绍与书评的不同:“图书介绍是‘述而不作’,只是介绍图书的内容,说明图书是写什么的,写了些什么等等。而书评则是评论这本书写得好不好,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以至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等等,是以‘作’为主而不以‘述’为主乃至‘作’而不‘述’的。”读书笔记与图书介绍虽有不同,但它在介绍图书内容方面“述而不作”的态度更明显。读后感和读书笔记与书评最大的区别在于鉴别书籍的视野大小。它们只关注所读的书,视野相对狭窄。而书评要求对原书有所阐发,视野开阔。如文学批评家李健吾所指出的,评论书籍“最可靠的尺度,在比照人类以往所有的杰作,用作者来解释他的出产”。没有比较,就不能分高下、评优劣。书评只有作者的解释而无“以往所有的杰作”的比照,其客观性、公正性就可想而知了。那种“唯书是从”的书评因其单一性恰恰暴露了书评者读书修养的浅薄。
书评作者除了要深入理解书评的文体特征,还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写作思维的锻炼。书评不能停留在阅读的感性活动层面,而是要进入批评的理性活动中。所谓“不读书,无以评”。书评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阶段,其写作的思维训练也就不妨从读和写的角度分别着手。
首先,改变读书的态度,在阅读中培养“开卷有疑”的态度。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应有怀疑精神,对所读之书尤其是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要多思考,而不能只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读书要因“疑”而生“惑”,因“惑”而“求解”,然后再三寻找相关的图书来读。在这个过程中,疑惑或许已解或许没解,但阅读视野在“求解”中逐渐被打开了。这就使书评作者对所评的图书有了深入认识的可能。
其次,调整阅读的重心,将以获取知识为主转移到以思维训练为主。置身网络资讯的海洋中,知识的过度生产与传播使人类思维的依附性、懒惰性加重。“知道分子”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但明辨是非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少。锻炼思维的有效途径莫若阅读经典及其相关研究论著。读者如果能以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中的任何一部为原点,拓展性地阅读相关研究论著,并能在比较中揣摩这些研究的高下优劣,那么我们思考的独立性、创造性也将会逐渐培养起来。
最后,结合思维训练着重从“怎么写”入手练习写书评。评价一本图书一般包括“写什么”(内容)和“怎么写”(形式)两个方面。从“怎么写”入手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分析作品的形式,而是要用辩证的思维去掌握图书内容表现的角度、方法及其结构等形式要素。这样做可以有效规避书评作者复述图书内容的思维惯性,使他们从“写什么”的复述中脱离出来,加之要在分析中始终结合图书的内容进行评价,因而他们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发挥。在图书市场非常繁荣的今天,“怎么写”是书评的最佳切入点之一。对于那些选题相似或相同的图书,从“写什么”的角度评价它们可能得出的结论大体相当。但从“怎么写”进行比较则会发现新的评价视角,其叙述的高低立见分晓。这对于发现同类主题中较有价值的图书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评价视角。
一篇好的书评,其优点应该是把书籍中的“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起来分析,既超越图书内容又不完全脱离其特点。在这过程中,书评作者需要多读书,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同时要打开视野、调动思维,积极思考和分析图书叙述写法上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指出一本书的风格特征和创作得失,从而在图书的历史长河中给予其清晰的坐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