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战略定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定力。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最重要的就是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蕴含治党治国治军大道,关乎旗帜道路方向。习主席在“7·26”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这一重要论述,鲜明提出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重大命题,对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引领和战略支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源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科学结论
理论自信是基于成功实践对理论价值的认定和信心,战略定力则是排除干扰实现既定战略的意志和能力。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对历史使命的勇于担当和执着笃行,都体现了强大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及时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保持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根本所在。
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首先源自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科学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进行了许多伟大探索和成功实践。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到“中国梦”的引领,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到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从实现强军目标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等等。这些被称为“中国经验”的成功做法,凝结着我们党近一个世纪的不懈探索和近70年的执政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理论上对“中国经验”进行科学概括,既是创新理论、引领实践的现实需要,也是我们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丰厚底蕴。
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基本着力点,就是对“中国经验”进行理论升华,进一步自觉坚持、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的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战略定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定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贯通结合,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新飞跃、行动新指南、斗争新武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最重要的就是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不断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以新的理论优势巩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源于我们党成功回答和解决了时代课题
时代是思想之母,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主席强调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自我循环,而是植根于解决时代课题中发挥的真理威力。
理论的提出源于问题,理论的魅力和感召力来自解决问题。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武器,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失时机地解答“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等时代课题,探索并最终找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近年来,中外理论界不断探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一语中的:中国共产党有生命力和成功的原因,就是她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本地化和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的条件,而这一过程仍在继续。可以说,紧扣时代之问,不断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是我们党之所以能的“密钥”,也是我们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根基。
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强弱,关键看解决时代课题的成效。马克思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当今时代,国际战略格局深刻演变,我国由大向强发展关键阶段的时与势更趋复杂,我们党发展成为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面临各种新的难题。从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到人口红利的“刘易斯拐点”,从国际政治的“修昔底德陷阱”,到兴衰治乱的“历史周期律”,破解新的时代课题亟须加强理论指导、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我们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目的,就在于坚定不移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而新的时代课题的有效解决,则会进一步提升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奇迹、中国震撼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举世罕见的重大成就,以铁一般的事实胜过一切“雄辩”,它本身就是最具说服力的宣言,使我们最有理由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以历史眼光纵向检视,“中国奇迹”令人自豪自信。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2013年至201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2%,远高于世界经济同期2.5%的平均水平;累计脱贫5564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0.2%降到4.5%;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从81%升至92.9%;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推进,人民军队实现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201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8000美元,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综合创新能力跃升至世界第18位。5年来重大成就的背后,是观念的变革、理论的飞跃和战略的升级,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导。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更有底气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以国际视野横向比较,“中国方案”让人信赖信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我国更是为改进全球治理不断提出中国主张,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从秉承“合作共赢”理念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亚投行”运营,从参与海外维和到构建公道正义、共建共享安全格局,“中国方案”受到普遍赞誉,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领导力不断提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30%以上。“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评论: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坚持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必须旗帜鲜明地捍卫真理、批驳谬误
斗争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品格,也是共产党人的党性要求和无畏气概。新的时代条件下,保持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须臾不能没有斗争精神。
党的理论和事业在斗争中发展,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也要在斗争中增强。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也是一部在与错误思潮斗争中开拓奋进的历史。今天,我们进行新的伟大斗争,难免遭遇各种杂音噪音的干扰,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滋长蔓延,图谋搞乱我指导思想、干扰我战略走向、破坏我和谐环境,固根与拔根、铸魂与蛀魂的交锋较量更加激烈。我们信奉党的指导理论、贯彻党的战略决策,必须旗帜鲜明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决批驳各种错误思潮和歪理邪说,抵御错误思想观点侵蚀影响。
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斗争求团结促和谐抓机遇。面对新的挑战,如果缺乏斗争精神,畏首畏尾,犹疑不定,不仅难有作为,而且会贻误时机,甚至犯颠覆性、战略性错误。但发扬斗争精神,不是搞极左的那一套,也不是鲁莽行事、草率作为,而是教育人民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团结人民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进。在我们党已经绘就中国梦强军梦宏伟蓝图的今天,信仰比表态更重要,担当比认知更关键,落实比决心更有效。我们要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论自信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奋力夺取新的伟大斗争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