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为民情怀就行不稳走不远

发布时间: 2017-10-25 08:36:23  |  来源: 解放日报  |  作者: 赵刚印  |  责任编辑: 申罡

纵观我们党的历史,“为民情怀”一直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品质。

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的消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提笔写了《七律˙送瘟神》。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这么激动?因为“群众”在他心里分量很重。

在7年的知青岁月中,习近平同志和陕西延安梁家河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情厚谊。这种情感纯真而质朴、这种强烈的群众情结体现在执政理念中,就是他反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八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19次提到了“人民”两字。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他明确提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在7·26重要讲话中,他再次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们注意到,当选总书记后,习近平同志每年国内考察的第一站都是贫困地区:2013年甘肃,2014年内蒙古,2015年云南,2016年重庆。他说:“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这是因为,“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

对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没有深厚的为民情怀,是行不稳、走不远的。

有为民情怀的干部才会有温度。共产党的干部和西方技术官僚行为方式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是讲群众感情的。习近平总书记讲群众感情时专门提到,“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着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那是一种温度”。而干部是不是在作秀,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真情实感是秀不出来的。

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不会与生俱来,而需要长期的近距离接触。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机关干部的必修课就是“直接参与体力劳动”。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曾经担任中组部部长的宋平认为,干部参加劳动制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创造多少价值,而在于增加和群众接触的机会,产生共同感情、增加感性认识。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栏目,它的题头语生动地概括了党群关系的精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才会读懂你,最终是为了你、依靠你。

有为民情怀的干部才会有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坦率地讲,不敢担当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软肋”。一些干部之间水平、能力差距不大,但真正的差距在于工作是否“用心”。基层群众的诉求、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短板,很多都是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一些干部实际上心知肚明,却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压就压、能拖就拖,最好能拖到自己“任期届满”、拍屁股走人。事实上,投机可以一时,实干才能长远。衡量一个干部的好与差,就看他能不能办实事、能不能打开局面。干部的价值和作用主要体现在解决和处理矛盾中,重大事件发生时要义无反顾、敢于决断、敢于负责。

有为民情怀的干部才会懂“大道理”、才会有“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对自己的从政之路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是要立志当“公仆”做大事。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二是在从政的整个过程之中,不要把个人的发展、升迁作为志在必得的东西……如果主动追求,终生不得志,将会很失望、很痛苦。当前,面对各种利益问题的干扰,一些干部专注于盘算自己的“小九九”,个别人甚至把干部这一身份单纯作为谋生的职业,“到点下班”。怎么看待这些现象?刘少奇同志说得好:“个人利益、暂时利益是要照顾的,但在同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有矛盾时,就要把暂时的、个人的利益牺牲一些,有时就要吃些亏,这就叫有远见,有理想。在某种时候,个人要吃点亏。办大家的事情,是占人点便宜好,还是吃点亏好?我看宁愿吃点亏。人家不干的,你干,这不是吃了亏了吗?要宁愿吃这个亏,这叫吃小亏,占大便宜。”

从我们党的基本政治伦理来看,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承担更多的牺牲和奉献,官场绝不是“生意场”,做干部绝不是“做生意”、更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事实上,群众不是抽象的符号、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是柔软的、敏感的、充满温情的。或者说,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个基本素质是经常“被感动”,而不是言则冷言冷语、行则敷衍塞责。延伸来看,我们要走“有温度”的而不是“冷冰冰”的群众路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