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行动纲领

发布时间: 2017-11-03 08:44:27  |  来源: 光明网  |  作者: 张志明  |  责任编辑: 申罡

作者: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 张志明

党的十九大高度回应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切,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激越党心军心民心。这些重大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党的建设、党的领导与党的事业的有机统一,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首先,党的十九大丰富发展了党的领导理论与实践,形成了系统的新时代党的领导理论体系。一是对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的关系作出了更清晰的阐述。党的建设从来都不是就党建说党建,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与我们党所领导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党要继续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二是把党的领导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代党的领导理论把党的领导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党对自身建设的领导,一个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一方面,突出强调党的领导对党的建设特别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另一方面,突出强调了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特殊重要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强调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对党的领导的重新定位,体现了新时代党的领导理论的彻底性和通透感,也必将大大促进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实践。三是发展丰富了党的政治领导理论。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政治领导理论体系,党的政治领导、政治能力、政治建设、政治意识、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态和讲政治,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的政治领导生态链条。强调党的领导首先是党的政治领导,但政治领导不是说党只能领导政治建设和政治工作,而是指党作为政治组织,必须首先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实行政治领导,这就是“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意义所在。

其次是对新时代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做出了结构性安排。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是自身政治能力过硬。强调必须着力提升党的思维能力、政策能力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驾驭能力。第二,提升政治能力的保证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与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理直气壮讲政治是相因应的,是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和针对性的。第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前提是增强党的政治意识,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政治意识的高度自觉,必须把讲政治与开展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结合起来。第四,要把全党的政治意识升华为党内政治文化,内化为全党的内心信念,外化为全党的行为自觉,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久久为功,逐步凝聚为全党的政治生态,沉淀为全党的政治自信和政治定力。

再次是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了党的建设的目标、主线、布局和八项部署。目标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主线和布局解决了怎样建成这样一个党的问题。为达到目标,总要求提出了一条正确的主线,“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与原来比较,把“执政能力建设”改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更聚焦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体现登高望远的历史担当。只有围绕主线进行党的建设布局,才能推进党的建设向目标接近。总要求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强调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纪律建设写进新五大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新五大建设,以反腐败斗争取代反腐倡廉建设。体现全面从严治党新理念新战略和新实践新要求,理论上更自洽圆满,实践上更切实可行。

总要求提出八项党建工作部署,把布局落地生根。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二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三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五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六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七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八是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总之,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对于保证新时代党更好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意义深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