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是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典型代表。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历史阶段,立足发展改革全局,我国宏观调控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我国宏观调控理念再度发生重大调整。第一次是十八大提出“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对调控行为本身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出要求;第二次是十九大提出“宏观调控有度”,对宏观调控的疆域和效度提出要求。这两次调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的具体体现。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宏观调控有度是宏观调控部门制定政策必须遵循的工作总要求,将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体制保障。不管是制定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还是创新宏观调控工具和手段本身,都要紧扣“宏观调控有度”这个新理念和总要求。总体看,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成经济强国过程中,实现宏观调控“有度”,必须处理好三大关系。
首先,宏观调控应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度”。宏观调控触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是解决新时代基本矛盾的关键,面对人民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升级和美好生活需求,只有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形成有效的高质量供给。政府则须紧扣不平衡、不充分和市场失灵问题,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为此,“度”的掌握就是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从我国经济诸多领域仍然处于市场化改革的现实看,未来的关键是规范和优化政府职能并加以制度化,更多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政策工具加以调控,减少对市场机制的伤害和挤占市场空间。这正是“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和“宏观调控有度”的现实逻辑,也因此,在新时代经济体制“三个有”框架内,切实做到“宏观调控有度”是“保障市场机制有效”和“微观主体有活力”的前提。
其次,宏观调控应处理好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度”。长期以来,宏观调控被赋予浓重的短期色彩,主要是围绕“稳增长”或“保增长”目标刺激投资,对长期性、结构性问题关注不足。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宏观调控必须处理好长短期关系,对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进行统筹考虑,实现多元目标的综合平衡。特别是,从长周期看,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运行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宏观调控必须对这种阶段性现象作出识别,保持定力、切忌盲动。同时,依托国家发展规划,继续优化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体系,完善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宏观政策协调机制,有效引导市场资源朝着十九大提出的各项战略意图和中长期发展目标配置。当然,为了打赢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宏观调控还应该紧扣风险因素,调整好发展和监管的天平,有效防范经济金融系统性风险。
第三,宏观调控应处理好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度”。这是新时代担当负责任大国角色、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对宏观调控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国已经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宏观调控决策不仅要考虑内部因素,也要考虑外围因素对我国的影响和我国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更加重视“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特别是在我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建成经济强国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政策的全球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的关注度和要求我国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对妥善处理宏观调控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宏观调控必须以全球视野,双向评估政策外溢效应,在国家利益和全球责任方面求取平衡,并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