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发布时间: 2017-11-21 08:00:11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朱康有  |  责任编辑: 申罡

作者:国防大学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 朱康有

“立场”这个词一般用在政治以及与经济利益有关的阶级、阶层划分等方面,文化领域很少使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关涉紧密,故此我们也经常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说法),那么,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什么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呢?

人是文化的动物,不同的“文化立场”影响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按照主要在中国大地上产生并发展的共同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人文理念、核心思想来分析和处理问题。一方面我们说,“立场”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会发生一定的修正和完善——但既然称之为“立场”,意味着一旦形成即比较稳固。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具有可传播、可交流性(完全封闭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作为以社会形式存在的人类共同体也可能放弃或重新选择另一种文化。比如说,对前人传递下来的文化,在不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失去信心,或受外来文化的强力侵入而灭绝等因素影响时,异种文化的植入、改造、殖民化等现象也大量存在。因此,“文化立场”的改变是可能的,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

近现代以来,中西的“对撞”是前所未有的,文化领域的选择出现了种种主张,既有坚持民族本位文化的立场,也有全盘西化的立场,等等。新世纪之交,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面开放、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当代,我们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迅速交融、交流的时期,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传统、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等问题仍然需要人们不断作出新的回答。执政党拿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去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就显得非常重要。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它显示出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积累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对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形成的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它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国家和政党,坚信自身文化理念的正确性,以及长期积淀的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由此产生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肯定与积极践行。这一文化立场之所以是稳固的、不能动摇的,是因为基于经受了历史的大风大浪之后,我们自身对从先辈手中继承下来的文化历史资源和传统遗产,从整体上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礼敬”态度,并为之自豪而发扬,是在“不忘本来”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并为“开辟未来”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今天,中国的复兴除了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之外,更是背后精神文化、价值理念的勃兴,它正在并将不断地证明,我们不仅能运用自己积淀的文化优势解决国内的问题,而且能够分享给整个人类世界未来发展的大智慧。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体现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决心。能把我们如此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凝聚起来,以至于千百年来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而誓不分离的因素,绝不仅仅是地缘和亲情,甚至也不仅仅只是政治上维护统一的决心和行动,更主要的,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理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审美情趣、共同的生活方式等文化“姻亲”,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此乃政治家、思想家长期关注的一个战略主题。阴谋分化、分裂我中华者,必从历史和文化上处心积虑。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文化立场”的宣示和捍卫,将有助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意识形态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对社会引领的导向意图、指向功能最为明显。与军事、政治甚至经济相比,意识形态的作用发挥,是一种“软性”方式的体现。其领导权的实现,是在思想文化领域获得治理的合法性,源于民众的“同意”,而不是一味的强行灌输。为此,它采取了“说理”的方式。这也就使它必需仰赖广泛的文化背景,为之政治性的目标和政策作“说明”和“论证”;对文化的抉择,则又必然是适当的,否则即引起误解、歧义———频仍的变动会动摇其根基,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适当”意味着,既要和政党自身的政治、经济等纲领、目标相配套,同时又要和统一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相适应,还要和代表人类文化发展方向的趋势和潮流相协调。“中华文化立场”,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大公约数,总结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一以贯之的整体理念,包含着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战略旨向,亦应运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相处的格局。它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助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使人民的信仰在“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中更加自觉和坚定。更为长远和持久的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暗含着“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和“魂”,将使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追寻,与中华民族历史上人民群众对“大同”社会的向往结合起来,丰厚的底蕴即能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扎到几千年文明的土壤中吮吸养分,“根深才能叶茂”;“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角色定位了血脉联结的功能,或比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更具历史性意义。

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上,习近平同志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杰出的表率,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其文化方略部分添上了一笔浓彩丽色,显示出文化战略上的强大“定力”。中国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中国故事、中国话语等方式的表达,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立场。文化自信,反过来衬托并隐含着文化的立场。如果在文化及价值观上仰人鼻息,过度追捧美化他者,必将被拖垮精神的脊梁,得上“软骨症”。有立场,必有不同立场间的斗争。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开明绅士”,一定要有鲜明的态度、坚定的立场。文化立场模糊了,甚至站到非中华文化的立场而不自知,或将带来政治和其他立场的软化、异化,进而造成独立性的完全丧失。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它同样意味着,我们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文化成就,形式的转化、内容的创新尤其是今人的创造非常迫切;在“坚守”的前提下,还要积极汲取、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精华,虚心向别人学习——只是,我们不能放弃“立足”的“文化土壤”———放弃了,就会因无所适从而失魂落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