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监督纪委,做到打铁者自身硬?怎样防范“灯下黑”,对监督执纪权力进行规范?
这些,都是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也是各级纪委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自己动刀,肃清害群之马;补精神之钙,理论武装头脑;扎制度之笼,立规自我约束。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履行承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把自己摆进去,正人先正己。
踏上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纪检监察系统正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建设,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在新征程上夺取新胜利、续写新篇章。
肃清害群之马,德才兼备选人用人
2017年3月,中央纪委驻国家民委纪检组原组长曲淑辉因严重失职失责问题被立案审查;
2017年4月,中央巡视组原副部级巡视专员张化为因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
2017年8月,中央纪委驻财政部纪检组原组长莫建成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不管涉及到谁,不管职位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坚决将其清除出纪检监察队伍。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央纪委机关立案查处机关干部22人,组织调整24人,谈话函询232人;全国纪检系统处分1万余人,组织处理7600余人,谈话函询1.1万人。
在被查处的案件中,既有中央纪委机关干部,又有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干部;既有在职干部,又有退休干部;既有严重违纪违法的,又有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失职失责的,释放出加强纪委自我监督一刻不松、半步不退的鲜明态度,树立了鲜明政治导向,发挥了强有力震慑作用。
守林护林“啄木鸟”队伍更可信赖。在清除队伍腐败分子的同时,也在选优配强干部队伍。
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名考察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机关、派驻纪检组干部交流1314人次,纪检监察队伍精神风貌、能力素质明显提升。
补足精神之钙,学思践悟提高本领
2017年1月,一部专题片引发了舆论热议。
在这部名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专题片中,原本立下规矩不收人钱物的金道铭最终却收受他人财物高达1.23亿元;辽宁贿选案中,辽宁省纪委监督责任缺失,时任省纪委书记王俊莲缺乏担当而被问责。
而片中陈丽华、李泉新等不怕“为官伤亲”、不怕得罪人的纪检干部,深受群众爱戴,在与贪污腐败和歪风邪气作斗争的过程中,不仅始终廉洁自律,更大胆作为、勇于担当。
对纪检监察干部而言,专题片中的人和事都是身边人、身边事。影片的制作和播出,是纪检监察系统“以案说纪”“以案代训”的生动体现。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离不开学习,离不开理想,离不开信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同志对纪检监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度重视,要求坚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学出更加坚定的信仰信念、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加纯粹的忠诚和觉悟。中央纪委领导同志为机关党员讲党课,机关局处级干部定期接访,经常开展谈心家访,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工作本领。
全国纪检监察队伍聚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好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十八大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000余个,培训各级纪检监察干部17.8万余人,其中仅2017年就培训了4.1万余人次。
扎牢制度之笼,盯住险滩防腐拒变
2017年1月8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首次对纪委监督执纪工作的全流程、各环节作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央纪委履行承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把自己摆进去的重要举措,释放出正人先正己的强烈信号。
问题线索分类处置,严格审查时限,全程录音录像,执行回避制度,实行打听案情、过问案情、说情干预登记备案制度……规则吸取落马纪检干部的惨痛教训,瞄准权力运行中的风险点,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
“规则是纪检系统对曾经出现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从制度层面回答了‘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完善内控机制,通过一种科学规范的制度设计,把监督执纪的权力也关进制度的笼子。”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指出。
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制度的笼子不仅越织越密,制度蕴含的力量也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81.4万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谈话函询47.3万人次,占“四种形态”处理总人次的58.1%;第二种形态纪律轻处分、组织调整26.1万人次,占32.1%;第三种形态纪律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4.5万人次,占5.5%;第四种形态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3.4万人次,占4.2%。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理论走向实践,分类进行通报,更加细化、常态化。
“成人者必先自成”,各级纪委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党内和社会监督,树起严格自律的标杆,成为一支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