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是物质上的帮助,亦应是精神上的给予。因何致穷?需要精准施策。因何固贫?需要精准剖析。人类学家刘易斯认为穷人因贫困聚居且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使得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产生出贫困亚文化,使他们很难走出贫困。由此看来,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何为文化扶贫?即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帮助,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推动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确保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由于贫困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发生世代传递。贫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故而文化扶贫需要在贫困地区打破原亚文化圈,注入新文化思想,打破他们对于贫穷的自发性认可。
贫困文化的形成与人口流动性密切相关,人口流动性差的贫困地区相对其他地区脱贫更加困难。一系列数据反映了这一问题,2012年国家扶贫办公布了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直至2017年仅有28个县脱贫,贫困大户云南省73个贫困县更是无一脱贫。贫困县主要位于交通不便的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动性较差,在2017年春运网络大数据分析中云南、新疆、青海等省份在春运目的地中占比均小于1%。这表明,贫困县的人口流动性较差,与外界相对隔离,从而导致生活方式与思想文化上均园囿于该区域居民的几代积累,贫困也一代代固化积累乃至习以为常,缺乏创新的思想与土壤。因此,增强贫困地区的人口流动性有助于打破贫困地区的贫困亚文化,注入新思想新理念,实现永久性脱贫。
增强贫困地区人口流动性进而注入新思想新理念的方式多样,我国已采取了诸多措施,易地搬迁扶贫是行之有效且易于见效的方式之一。通过搬离原住处既摆脱了难以脱贫的物质制约,又可以使贫困人口在融入新迁入地生活方式的同时改变自身的生活生产模式和思想禁锢,物质与意识上的冲击足以让他们愿意换个活法,从而利用好国家搭建的脱贫平台,依靠自身努力真正实现脱贫。
外出打工就业和求学而形成的人口流动是为贫困地区注入新思想的又一途径。人才回流,通过习得先进地区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思想模式,在原生活地进行传播交流,久而久之形成思潮,产生冲击,激励贫困人口改变现状,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在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主动出击,实现永久脱贫。因此,国家应鼓励贫困地人口外出流动。目前我国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是对贫困地人口外出流动的极大鼓励,也颇见成效,应在贫困地区附近二三线城市多加推广。
人口流动不局限于贫困地人口外出流动,先进人才流入贫困地也是其发挥作用的一个途径。“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是先进人才流入贫困地的一个渠道,一大批优秀村官在扶贫道路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默默无闻无所建树者居多。先进人才流入贫困地须有信仰教育和政策保障,让他们想扶贫且能扶贫,把先进思想带入贫困地区,在工作中与贫困人口产生共鸣,形成合力,进而在扶贫中施展才能,有所建树。
扶贫,除了物质,更重要的是思想,剔除“等靠要”的期待,打破“贫困文化”模式,通过人口的流动实现思想的冲击,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脱贫攻坚战任重而道远,但必将取得最终胜利。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离退休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