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18-01-31 08:07:22  |  来源:求是网  |  作者:董川  |  责任编辑:申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外交场合多次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也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长时期参与和完善全球治理的最高目标和理念。孔子学院的办学宗旨正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不谋而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语言铺路。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孔子学院跨越了规模化发展,使汉语和中华文化逐步走入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孔子学院最基本的办学职能是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以语言铺路,架起了中外民心相通的桥梁,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和熟悉。经历了最初的摸索后,孔子学院逐步扎根当地,服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如开展商务汉语和职业汉语培训、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球层面知识的自由流动与融合。高等教育承担着引领人类社会思想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使命。孔子学院由中外合作大学共同承办,是联系中外合作大学的桥梁和纽带。孔子学院有效促进了中外方合作大学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了不同国家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对话,推动了知识的全球流动与融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当前中国与很多国家建立了政府间人文交流机制,开展了一系列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活动。孔子学院在人文交流领域更多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沟通作用。孔子学院大量的老师和志愿者都是中国在海外的名片,通过自身的工作和言行,他们传递给国外最直接的中国形象。全球孔子学院大家庭频繁的人员往来和交流活动夯实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民意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不同文明之间互学互鉴。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孔子学院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孔子学院向世界真实地介绍中华文明,主张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进行平等对话和沟通,促进中外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正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校长凯思.博内特爵士指出:“孔子学院如同照亮彼此的一束光,让我们相互倾听、互相学习,这会使全人类、全世界都受益。”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化的今天,在人类面临日益加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当下,孔子学院正凭借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宗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积极贡献着自身力量。


(作者: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副处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