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优秀性标准 确保文化传承格调

发布时间:2018-02-07 07:16:38  |  来源:解放日报  |  作者:王依群  |  责任编辑:申罡

作者: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会长 王依群


近年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一些低俗庸俗的文艺作品依然得到传播,一些优秀历史建筑仍然遭到破坏……个中原因在于,一些人在传统文化的认知上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工作上盲目、指导上片面、效果上大打折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到忠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把握文化的科学内涵。


从广义来说,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特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这是《辞海》的释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可见,这里的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既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又包含与社会的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人对文化的含义并不真正理解。主要表现在:重精神层面文化、轻物质层面文化,重意识形态层面文化、轻制度和组织机构层面文化。这种对文化理解上的偏差,会带来行动上顾此失彼、避重就轻的倾向,会带来工作指导上的偏差甚至失误。所以说,能否准确把握文化的实质内涵,是保证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


其次,坚持文化的优秀性标准。


文化有良莠之分,有高雅低俗之别,有积极消极之功能。现在,有些人打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旗号,将文化变为纯粹获取利益的工具,甚至传播低俗、庸俗、媚俗文化。就此而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文化的优秀性,首先体现于时代性。文化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刻画着时代的特征。传承就是要把不同时代的优秀文化应用于当下并赋予新的使命,要有利于实现新时代的目标任务。其次是民族性。我们是龙的传人,必须传承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中华民族特点的文化,目的是保持线不断、魂永驻。再次是思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传播正能量,激发人民奋发向上;应能启迪和鼓励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凝聚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提供治国理政借鉴。最后是经典性。在历史长河中,经世代积淀、保存而传承下来并在当下得到人们普遍认可,依然具有时代价值和生命力的文化,方可称之为优秀传统文化。


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典的、思想性强的民族文化,同时又是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只有明确和坚持这一优秀性标准,才能保证文化传承的格调,才能坚定文化自信,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再次,创新传承管理机制。


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通力合作。对此,2017年中央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作了具体要求,关键是要准确理解、真正落实。要转变观念,强化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意识;要创新文化管理机制,明确职能定位,精简审批层次,创新管理方法,处理好扶植和垄断、管和放的关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局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整合资源、规范内容,坚持文化优秀性标准,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传承本土(地域)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发挥志书的传承功能。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过流的古老文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修志著史。志书是官书,是正史、信史。早在隋唐时期,我们就形成了官修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始终重视修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


目前,二轮修志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仅上海就有200多部,直接或间接参与人数达数十万人之多。但遗憾的是,志书的“存史、育人、资政”三大功能,主要还停留在修编阶段,仅满足于存史作用,在开发利用和育人、资政方面还很不够。


应该看到,志书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不能让志书摆在书架上、睡在库房里,而要切实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充分运用好这个重要资源。例如,是否可以把大部头的官书改编成通俗读本,并让志书内容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素材,等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