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梅德明
刚刚过去的1月,教育部密集发布一系列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政策:1月16日教育部宣布印发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2017年版)》 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2017年版)》。1月30日教育部再次宣布实施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意味着,我国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成才为核心,以素养发展为目标,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关于外语教育的国家最新标准,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高等学校的相关专业,都强调“外语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人文素养”及“沟通能力”,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坚守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主动积极地与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语教育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全球化时代的年轻人,需要的是全球胜任力,而这要以语言为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命题,也是外语教育者的时代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的基础是语言互通。
2017年12月1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共同主持发布了 《PISA全球素养框架》(PISA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全球素养是指青少年是否具有考察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并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胜任力。
全球胜任力是全球化时代的综合素养,也是基于双语甚至多语种能力,融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于一体的21世纪公民素养。因为全球问题既涉及语言学科和自然学科,也涉及到相关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以及跨文化、跨疆界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我国外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外语知识和语用能力的同时,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全球胜任力。
这种胜任力不仅是语言沟通能力,更是从多个角度审视、分析、理解、评判并积极回应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能力;还包括要了解不同观念产生的历史地理和社会文化原因,理解差异性对认知能力以及元认知策略的影响,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恰当、有效互动的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外语教育中融入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和发展,这是时代赋予外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一个民族的语言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学习和运用不同的语言,不仅可以满足交际需要,还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理解人类的多元思维模式,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对国家来说,有利于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外语教育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体现国家意志和主流核心价值观,必须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核心问题。
外语学科教育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应该以中国情怀和中华基因为根基。
语言教育的原点是人的教育,因而语言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外语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通过创设一系列基于现实社会情境和跨文化交际语境,融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与一体的学科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
外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教育的目标要素。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这一素养体系是外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古人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见。”(《礼记·大学》)“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我们要倡导结构化的语言内容学习、情境化的语言知识及技能运用、过程化的学业质量评价。
语言能力不仅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还包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语理认知、交际策略和沟通能力。
文化意识指对祖国文化的自信、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认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应具有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
思维品质指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体现的思维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全球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对多元文化进行比较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
学习能力指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外语学习策略、拓宽外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外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外语教育必须在学习者身上形成整合的、可内化、可迁移、可重构的核心素养,融合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形成元认知能力,转换为胜任力和创造力,伴随学习者一生,使之终身受益。
外语学习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主题为内容范畴,以多模态语篇为学习载体,从语言的感知和解读,到意义的判断和建构;从语言学习的知识输入,到语言学习者的意义表达,这些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综合发展、循环而上的过程。
我们通过对口头或书面语篇进行解读、评判和阐释,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形成语用能力;感知和理解文化异同,形成文化意识;学会辨析和处理信息,提升思维品质;运用有效策略和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要素在外语学习中交织融汇、协调发展,归根结底是外语学习者在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诸方面的综合发展。
外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是互为因果、互为依存、融为一体的。
这些都折射出充满着人类活动的真人世界,而“学习能力”则是人发展的必备条件,无论是学习外语的能力,还是用外语进行学习的能力,其本质是语言人、文化人和思维人在其与世界互动、与工具互动、与人群互动、与自我互动过程中的关键路径和有效平台。
外语教育追求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融合统一的语言教育。轻视工具性的人文价值教育最终培养的是空谈家,忽略人文性的工具价值教育最终造就的是空心人。只有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外语教育,才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育人工程。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国外语教育,是以文化人的教育,力求做到教育内容结构化、内容学习情境化、学习评价过程化、评价目标高阶化。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是被动存储的信息硬盘,而是主动建构的思想内核。我们要转变以语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狭隘的外语学习观,改变以知识记忆为主要任务的学习方式,打破语言知识和技能分解式训练的方式,倡导互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拓展学习,从语言碎片的机械识记走向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及有效运用,从关注语言知识与技能操练走向关注语言素养、人文素养和思维素养的融合发展,从“学会”走向“会学”及“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