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组织部门作为选人用人的职能部门,应深度聚焦“高素质专业化”这一新时代干部工作的重要遵循,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对党忠诚选忠诚于党的人,以事业为上选担当干事的人,以扎实作风选作风扎实的人。
把政治标准与事业为上的导向树立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一是突出政治标准。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上严格把关,选政治上靠得住、过得硬的干部。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已在领导岗位的坚决调整下来。认真落实“凡提四必”制度,以及人选廉洁自律结论性意见“双签字”等措施,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二是坚持事业为上。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发,看谁更优秀、更合适,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通过依岗选人、以事择人,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让干部在推进事业发展中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使事业在优秀干部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兴旺发达。
把考准察实与科学选用的举措贯通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一是改进考察考核方式。健全推荐考察机制,优化干部推荐方式,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识别干部,把考察触角拓展到一线,做到谈话时间、范围、模式“三个不限定”。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全面掌握干部真实表现。改进干部年度综合考核,探索正、副职岗位人选,以及市级机关、县乡基层领导班子成员人选的差异化考察办法。二是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坚持历史、全面、辩证地评价干部,建立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本信息、精准画像、整体运行三个档案以及精准研判方案、运行情况备案、需要调整配备预案,探索运用干部资历、学历、经历、能力、公信力和性格张力“六力(历)评判法”,逐人逐班子建立“精准画像”档案,把班子的“位”定准、把干部的“像”画准。
把专业能力与专业精神的要求统一起来。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解决能力不足、本领不够问题是当务之急。一是拓宽专业化来源。着眼长远、放眼全局,统筹机关、高校、企业等干部人才资源,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探索专业化人才选拔方法,在更大范围、众多可能的人选中,把更合适的选出来。二是强化专业化培养。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研究制定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培训意见,切实抓好符合专业化要求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的开发和建设,分类分级开展专题培训。坚持递进培养、长期历练,深化干部挂职锻炼机制,选派优秀干部到先发地区挂职交流,到改革发展、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一线实践锻炼。三是注重专业化选配。深入研究新时代对专业化的新要求,注重实践标准,突出人岗匹配度,开展专业化干部配备情况调研分析,将岗位需求与个人意向、专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逐地方、逐领域、逐战线地去研究配备干部。
把严格管理与关爱激励的机制结合起来。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一是严到位、管到份。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强化日常细微管理,落实好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建立主动反思报告、反复对照核实、谈心谈话警示、函询诫勉处置、持续跟踪问效“五步”教育提醒机制。树立大监督理念,加强干部监督中的“群众元素”,延伸触角不留盲区,开启全方位监督“探照灯”。压实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责任,破解“挂空挡”难题。二是真关心、真爱护。制定实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办法,加强日常谈心谈话,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积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素质优劣、工作好坏有考核、有说法、有做法的新机制。
(作者系安徽省宣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