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经纬: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文艺理论

发布时间:2018-04-04 08:49:03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王超  |  责任编辑:申罡

相比于历史上种种文艺本质观,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有一个重要维度,即从社会关系角度认知文艺。习近平文艺思想认为,我们的文艺只有紧紧围绕人民,彰显中国精神,才不会失魂、失语、失声,才能有血有肉、风骨凛然、气韵生动、鼓舞人心。只有在人民之中创新,在中国精神之上发展,才能有效构建中国话语、凝聚中国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下,如何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文艺作品?如何推进新时代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创新?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著述,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文艺思想主张紧紧围绕人民中心,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要求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全面阐述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宗旨论、创作论和批评论。


人民中心与文艺宗旨论


文艺理论的基础问题包括“何谓文艺、文艺何为”。中国古代有“诗言志”“诗缘情”“文以载道”“文以气为主”“文果载心”“文之为德”等诸种表述形态。在西方,柏拉图认为文艺是对理式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他对“灵感说”的解释是“神灵附体”和“迷狂”。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文艺是摹仿。中国古代文艺观也好,西方古代灵感论、摹仿论也好,都是各自时代文明土壤的产物,也有一致之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有一个重要维度,即从社会关系角度认知文艺。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谓人民的文艺,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他继而分析道:“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文艺属于人民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根本宗旨的体现。例如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意识到大城市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较多,认为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就要求高尔基到工人、农民及部队中去接触新生活、发展新文艺。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服务的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后指出:“在我们,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而是为人民的。”他旗帜鲜明地提出文艺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工农兵相结合,这是毛泽东无产阶级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一脉相承的是,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要求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习近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人民中心论的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观,他认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并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展开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尤其是“热爱”一词,将两者整合成一种深层贯穿的意义圆融体:“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所以习近平同志不赞同“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的所谓“为艺术而艺术”,而是对柳青为写《创业史》在人民群众中蹲点14年的创作实践大加赞赏,这根本上是源于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人民生活与文艺创作论


文艺属于人民,创作就应坚持立场,创造出人民满意的文艺作品。


从创作来源上讲,习近平同志认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艺作品从生活中取材,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文艺中的具体体现,文艺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也是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列宁从认识论角度分析:“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和基本的观点。”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更加直接地断定:“美是生活。”在习近平同志看来:“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值得注意的是,他所指的生活是广大人民的生活:“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而且,文艺不仅仅是人民生活的再现,还要提升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时代作出思想引领,这是对“实践—理论—实践”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造性转化。文艺创作决然不是闭门造车、冥思苦想得来的,作家应当“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心中有人民,笔下才有文章。


从创作过程上讲,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例如有的千篇一律、抄袭模仿,有的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等,追名逐利,没有“走心”。用眼球效应取代人民认可,用经济效益取代社会效益,这些都是缺乏创新能力和精品意识的具体表现。那么文艺应当如何创新?习近平同志认为:“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创新并非“无知人胆大”,而是“艺高人胆大”。这里的“艺”,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并非只是形式之艺,而且还是一种实践之艺、一种对人民生活的体悟之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文艺创新的过程,实则对人民生活的思想升华和艺术表现过程。例如《诗经》《红楼梦》《阿Q正传》等,这些经典都能让人触摸到作者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关切,带着这种关切深入现实、深入人民、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处处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民需要与文艺批评论


第三个问题是:什么是文艺批评?文艺批评的标准、立场、方法是什么?


文艺批评并不只是读后感或心得体会,在习近平同志看来:“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对文艺创作而言,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文艺批评来看,也鼓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社会主义文艺的宗旨是为人民,这就意味着文艺批评应当恪守“人民中心”这个基本属性。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那么,什么是人民需要的文艺作品?他认为:“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因此,人民需要、人民喜爱,这就是文艺批评的重要标准,文艺批评就应当根据这个标准来激浊扬清、“剜烂苹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阐述文艺批评的“人民标准”:“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邓小平同志也持同样观点:“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应当由人民来评定。”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根本标准,在新时代条件下,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文艺批评标准体系:“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四个要素构成了文艺批评的话语结构体系。


那么,文艺批评家应当如何用上述四个要素来审视和检验文艺作品?习近平同志认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所谓社会效益,应当有利于满足人民期盼、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用他更简要的一句话说:“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这就是人民所需要的文艺作品,就是文艺批评应当把握的价值标准。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千年流传,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能够引导人民感恩回报;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所以成为经典名句,就在于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的遭遇中,并未单纯表露个体命运的悲怆,而是抒发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这类文艺作品,凝聚中国精神,引导人民向上向善,是文艺批评家应大力弘扬、评介推广的。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对这样的现象、这样的观点,文艺批评家就应当理直气壮地批评反对。只顾眼前“人民币”,而忽视文艺作品的终极对象——人民,一字之差,方向和意义上却谬以千里。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对于那些背离真善美、缺乏艺术价值的“烂苹果”,文艺批评家应旗帜鲜明予以批评。


我们的文艺只有紧紧围绕人民,彰显中国精神,才不会失魂、失语、失声,才能有血有肉、风骨凛然、气韵生动、鼓舞人心。事实证明,只有在人民之中创新,在中国精神之上发展,才能构建中国话语、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中心论”贯穿新时代文艺理论,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法、指引了方向。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03日 14 版)


分享到: